小时候,我非常淘气,总是不喜欢学习,对于“学习”这两个字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仇恨。很多时候,妈妈大声地呵斥:“今天晚上的作业做完了吗?快去学习去!”“还没有呢。”我小声嘟囔着。“赶快学习去!没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
小时候,每到生日那天晚上要许愿,我对着蜡烛,我常常会许两个愿望,第一个:我希望快快长大,第二个:长大后不需要学习。小时候,当晚上的作业比较多的时候,一边写作业,一边在想长大后就不用学习了,看父母他们多轻松啊!
可是,随着我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我渐渐长大,却发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而且还有做人做事,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学习,想学的东西有很多,曾经想要通过大量的读书来弥补知识的不足,最后却发现一些知识书本上面根本没有。怎么办?难道还要继续阅读,而不是自己思考吗?是因为坚信着一定存在理想中的答案,只是自己还没发现罢了,所以拼命地去阅读。
学海无涯,知识那么多,哪里能够学得完呢?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
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学习是为了补充思考。学习是锻炼在大脑中进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写下来。而习惯应试学习的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去阅读,去看别人的东西。甚至有时候,是即便可以自己思考出答案,也想着先看一下别人的答案,再做出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所谓的“参考答案”,我们总是习惯性得认为权威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大家都走的路那就是对的路,看到大家都去考研,自己就认为考研是正确的选择。看到有好多同学选择找工作,就认为工作是最好的选择。当自己两者都考虑的时候,怎么办?往往会感到很纠结,其实,以我的观点,纠结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自己不自信,所以才会纠结,不知所措。
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或者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毕业。大学生们总是说就业压力非常大,难道说研究生就业压力就小了吗?很多人说应届大学生毕业后工资很低,那么,难道说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能一夜暴富吗?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在国内知名考研辅导机构当讲师,在他的第一堂课里,首先讲考研,上研究生的重要性,其次讲考研报辅导班的重要性,最后讲他所在的这个考研机构的权威性,列出一系列的数据,体现他这辅导班每年能够考上多少研究生。很多人们听了他讲的第一堂课觉得心血来潮,热血沸腾,头脑一发热就报名了!也有很多同学看到其他同学报了名,自己也觉得大家都报名的考研辅导机构肯定错不了。所以,自己也就那样根据其他人的参考报名了!可是,最终结果如何,也只有报了名,听了课之后再做评判。
与其如此,倒不如坚持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我记得我当年,班里的一位同学选择要考研,考虑报辅导班,然后问我哪家辅导班好?我当时给他的回答是,你自己去听一听那些老师们讲的课,考研辅导机构之间横向对比一下,自然就清楚了。后来,我一直忙于研究管理学,忽略了他考研到底选择了哪一家机构。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考上了。皆大欢喜。
学习,真的很累,很苦。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人本来就是喜欢娱乐,人生而具有的惰性。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现在,很多人手机上都安装了些什么软件?
我想不用看就知道,要不就是抖音,淘宝,天猫、拼多多以及王者荣耀等等,很少有人在手机上安装China Daily、央视新闻以及光明日报的。或者真的有,那也是很少会打开它们,而QQ每日都会用,那些什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通通被列入“不常用软件”的行列。这是为何?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真正喜欢学习的人并不多,但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必须学习。
思考,要明确是对什么问题的思考,而不是习惯性的直接思考。自己是沿着什么路径来思考的,抽象地描述出来。
当然,对于理论的学习,不再是记忆和理解就行。而是应该把理论看成是某个问题的答案,用理论来回答问题。先还原出问题来,再自己独立思考。很多书籍定义都不能认识到位,也不能表达到位。所以,不用太纠结于怎么表达,而是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就行了。
即便是听别人在对话,也要试着作出自己的回答。虽然,可能并没有得出答案,但只要是有自己在思考,都会使内容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这是交际的范畴,学习,就是要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人际、来看待原本习惯于记录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
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维度。而每一次我们对问题的讨论,都是涉及某些因素的某几个维度,是它们的排列组合而已,便可以衍生出千变万化。而大量、复杂对人脑来说,是难以驾驭的。本着结构原则和排列组合法,便可以化多为少,变复杂为简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曾经,我不喜欢学习。可是后来却逐渐发现,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学习真的是不行的。那么,学,学什么,要学别人的经验、知识和思考。是对某些事实的记录,对某些问题的思考。答案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某些事实,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得来的。希望全部由自己思考得来,可是会受经验、阅历等受限,并没有能够获得答案的前提,故终日思而不可得。
正如:获取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这只是伴随着学习行为而来的一个结果。
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书本上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呢?因为可以通过学习来优化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很苦、很累,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学习可以补充我们的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