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听了复旦大学王安忆教授《教育的意义》的演讲,勾起来我对大学的许多回忆。
17年前,由于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便就读于一个二本大学,选择了我并不感兴趣,但当时觉得是与我的理想最为接近的专业——会计学。那时候心里想的是曲线救国,距离理想更进一步总是好的。如今毕业十三年了,我从助理到CFO,从不喜欢到热爱,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我那最初的梦想却一直被尘封。
人生,其实就是无数个选择组成的,每次选择都决定你后面路和生活。如果我选择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如果我不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如果我毕业后不选择对口专业的工作;如果……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正如一滴酒无法回去一粒葡萄,一朵花无法回去蓓蕾,我也无法回去年少重新选择。值得庆幸的是,之所以有当初的选择,我才遇到我现在的先生,我孩子的爸爸,也才会有现在美满的家庭。
我先生是学校的“差等生”,此处差等生定义——抓补考快被勒令退学,喝酒打群架,不服从学校管理,不把导员及“优等生”放在眼里,熟悉社会规则……我——“优等生”,成绩名列前茅,屡次一等奖学金,班级团支书,学生会干部……我们两个的恋爱,被传统视为异类,各种不被看好和批判。
记得有一次,宏观经济学老师问我的同学,会计二班谁学习最好,同学回答沙某某,老师再问会计一班呢?同学指了指我,从那以后老师看我的眼神都是不同的,柔和中带着几分赞许。结果有一次,我和我现在的先生那时候的男朋友以及他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火热的聊天,被宏观经济学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神里立刻充满了各种疑惑不解。还有我们系的导员,在我们毕业两年后,她来深圳出差仍追问我的同学“你说,某某为什么和吴某某谈朋友啊?”
其实于我看来在任何一个教育环境里,本身就不应该有差等生、优等生的区分,所谓有教无类。记忆中看过这样一段话,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大学四年里,我做出的有意义的选择之一,就是选了所谓的“差等生”做了男朋友,但这并不归功于我的大学教育。
我的那些可爱的师长们,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我的选择。他们带着的是有色的眼睛,早已看不清这时间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
其实我的选择,仅仅是因为爱情,如此简单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