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学校为了让我们振奋精神,规定在早上和中午上课前唱十几分钟的歌,虽然限制只能是励志歌,但《蓝莲花》《隐形的翅膀》《没有什么不同》《最初的梦想》《倔强》也有唱烦的时候,于是到高二高三胆肥了,什么歌都唱得起来,有热辣辣的广场舞曲《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狂野无下限的《王妃》,还有周杰伦的清纯校园歌,许嵩的风雅古风歌,张杰的新出的热播剧主题曲,甚至是王菲、张信哲、陈奕迅那些细腻深邃的抒情曲。对于当时懵懂感性的我们来说,阅历不多,所谓的烦恼也只是这次考的不如意、那个我暗恋的男生居然和另一个女生说说笑笑这类的小事,但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总能把自己带入歌里,想象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做到共情的感同身受,于是……

我们以歌会友,可能因为喜欢同一首歌成为知心朋友,高三在讨论要唱什么的时候,我和同桌齐声推荐王菲的《笑忘书》,我明白我们都是外柔内刚的人,一边渴望被呵护,一边又倔强地努力着。高二的同桌特别喜欢陈奕迅,开始觉得迅哥的歌多涉及成人世界的爱情纠葛,对于当时高中生的我来说曲风歌词都太成熟了接受不了,后来在同桌的影响下认真试听一些歌后,发现迅哥的歌在讲述了现实的残酷后总能学到一些生活的哲学,《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教会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于是这个同桌是我到现在唯一保持联系的高中同学。
有时因为一首歌喜欢上一个歌手,在高考重压下,歌风清奇、清爽明快的《风吹麦浪》如过往清风吹散心里的烟霾,于是喜欢上了李健,后来发现人家居然是清华高材生;因为相信“努力的往前飞,再累也无所谓,黑夜过后的光芒有多美”,喜欢上唱《我们都一样》的张杰,发现星选出身的他一路走来也不容易,歌如人生;高三有一个学霸男瘦挺英俊,却已经有女朋友,还独爱薛之谦的歌,带动全班一阵谦歌热潮,影响了那时心性单纯的我们最初爱情观的塑造,坚信暗恋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圣美丽的故事,“我喜欢你,是我的事,和你没关系”。

高考离开教室前我们以一首《全世界谁倾听你》为一切画上句号,感谢高中三年的同学老师们从我奋斗的青葱岁月路过,给我学业上的帮助,眼界的扩展和人格的塑造,就此别过,从此年轮和青春不忍相认,一个人,到一座城,开始一路的颠沛流离。

后来啊,有大把时间用音乐填补心灵的空虚,喂养饥渴的才情,但经历的事多了,加上歌曲不断地新发迭代,喜欢的曲风、歌手也会有所变化,若说大学还沉浸在灰姑娘寻找白马王子的情歌幻想中,步入社会的我们更显厚重深沉了,开始迷恋毛不易,用酒精麻木自己,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守着善良成长,醉就醉吧,清醒的人最荒唐,开始明白郁可唯说的“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 ”,自己变了,朋友变了,家人变了,过去的一切都找不回了,人间时光匆匆,走过这轮回,最幸运的莫过于最后和谁都不相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