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4f75a53ea3b31142.jpg)
猴王不顾艰幸万苦,一路漂洋过海寻访名师,却迟迟没有结果,转眼间已过了九年。这一天,风和日丽,他来到了西牛贺洲的一座高山上。正走间,忽而远远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雷鸣般响亮的鼾声,于是满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过去一探究竟。刚上前几步,他登时看得毛骨悚然——只见一个牛高马大的妖怪仰面躺在地上沉睡着,鼻孔里冒着泡。他青面獠牙,披头散发,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只镰刀般的羊角。在他身旁,许多沾满鲜血的骨头与骷髅堆积如山。
“啊⋯⋯”猴王不由地尖叫一声,拔腿就跑。这一叫吵醒了睡梦中的妖怪,他揉了揉眼,定睛一看,见是一只猴子,顿时欣喜若狂,于是伸出手掌,一股强大的灵力从手中散发而出,犹如吸铁石一般,把猴王从老远的地方吸了过来。不一会儿,毛茸茸的猴颈便在他手中紧紧掐着。猴王一惊,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那怪吐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张口就要往猴头啃过去。正在此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妖精,你杀生无数,还不尽快束手就擒更待何时?”那怪一听,于是回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人,他身穿白袍,手持一根拂尘,一双细眼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
“死老头,看我不宰了你!”说完,那怪一把推开猴王,张开血盆大口,伸出刀尖般锋利的爪子朝那道人扑来。道人不慌不忙,只将手中的拂尘一挥,顿时一股无形的力量朝着那怪袭来,那怪一怔,栽倒在地,疼得哇哇大叫。
猴王看得目瞪口呆,此时他打从心底里对这位道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个轻而易举能秒杀自己的大魔头,面对这道人却连一招都抵不过,可见此人法力无边。倘若自己能拜他为师,那可真是十世修来的福分啊!
那怪吓得骨软筋麻,他自知斗不过对方,便连忙跪地求饶,磕头如捣蒜。道人一见,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走吧,我不取你性命。不过,倘若下次再让我看见你滥杀无辜,我定不轻饶!”那怪闻言大喜,连连道谢,之后一腐一拐地走开了。
猴王这时才走到那位道人面前,恭敬地朝他拱了拱手,道:“多谢仙人救命之恩,敢问仙人尊姓大名。”
那道人眉开眼笑地答道:“我是昆仑山玉虚宫里的元始天尊,今早来此山探友,回归路上恰巧见你有难,便出手相助。你也无须客气,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猴王一听,又惊又喜,道:“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元始天尊呀。久仰天尊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实乃在下之福也!”
“你这猴头,真是油嘴滑舌!”元始天尊捋着胡须呵呵地笑了起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猴王道:“在下无名无姓,无爹无娘,乃是东胜神洲遨来国花果山的一块仙石所生。只因九年前山上来了一个神通广大的混世魔王,他横行霸道,不但占领我的地盘,还逼迫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做他的奴隶,倘若不顺从便是死路一条,我们不得不听他使唤。那些年来我们忍辱负重,受尽百般折磨,每天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我很生气,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这种任人宰割的生活了,于是悄悄乘船出海,拔山涉水,四处寻访仙人,想学些法术好灭了那魔头,替自己、包括花果山的一切生灵出这口恶气。这九年里,我历经千辛万苦,但仍旧咬牙坚持走下去。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人——那就是您,元始大天尊!还请天尊发发慈悲之心,收我为徒,传我法术。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元始天尊一怔,笑道:“收你为徒倒也没什么,只是我打算闭关修炼了。”
猴王撇撇嘴道:“没事,若天尊不介意的话,在下愿随您回昆仑山玉虚宫去,日日夜夜在那等候。待您修炼完毕,我再拜您为师,学习法术,好吗?”
元始天尊一听,哭笑不得,道:“此次闭关,至少也得几百年。你肉体凡胎,终难逃一死,哪里等得了那一天?”
“啊?”猴王仿佛受了当头一棒,他亡魂失魄地站着,呆若木鸡。
元始天尊见状,实在于心不忍,于是叹了口气道:“既然你这么想学法术,我就做个顺水人情,给你指条明路——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上有个洞,名唤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个须菩提祖师,他是我情同手足的一位道友,本事与我不相上下。你就去找他,跟他学学法术吧。”
猴王闻言大喜,连连称谢。心中甚是感激,恨不得抱住他叫声爹。元始天尊笑了笑,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猴王于是继续前行。走了半天,果见有一座斜月三星洞。他进了洞,见里面有个老道人,认定他就是须菩提祖师,于是向他述说来意。
“哦!”须菩提笑容可掬地说:“既然如此,那你便留下来罢。”
猴王受宠若惊,忙跪地磕头道:“多谢师父!”
“你叫什么名字?”须菩提问道。
“弟子无名无姓,还请师父赐名!”
须菩提沉吟片刻,道:“你是个猢狲,便姓孙;有道是‘打破冥顽需悟空’,便叫你孙悟空,如何?”
“好好好,就叫孙悟空。”孙悟空大喜,随后催促道:“师父您老人家也别闲着,赶紧教弟子法术吧,弟子都等不及了!”
须菩提哈哈大笑,道:“那好吧,我这有两种道法,一种是天罡三十六变,另一种是地煞七十二变,不知你要学哪个?”
悟空斩钉截铁地答道:“弟子愿多学些本事,师父您就教我七十二变吧。”
“你倒挺贪心,要挑多的”,须菩提半开玩笑道:“我也不欺负你孤陋寡闻,就详细告诉你吧——凡事有利有弊,那地煞数虽比天罡数多一倍,但天罡神通较为高深,比后者略胜一筹。顾名思义,天在地之上,自然厉害些。你想学七十二变,可考虑清楚了?”
悟空想也不想,道:“正所谓多多益善,弟子还是要学多的那种,师父快快传授我七十二变吧!”
“好好好,就教你七十二变。你上前来,为师传与你口诀。”
须菩提于是朝悟空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悟空也是一窍通时百窍通,当即记下口诀。此后他每天起早贪黑,自修自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将七十二变学成了。
悟空学成之后,须菩提要他一招招展示给自己看。悟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将七十二变全都轰轰烈烈地表演了一番。须菩提看得入神,他见悟空七十二变学得滚瓜烂熟,却唯独腾云术不甚理想,于是传给了他筋斗云的口诀,吩咐他要勤学苦练。悟空将这招学成后,翻一个筋斗就能飞过十万八千里。
有一天,悟空闲着没事,又练起了筋斗云,落在一条小溪边上,见有一位老渔翁提着竹竿在岸边钓鱼。他熟能生巧,水里的鱼一条又一条地被他钓出水面,丢入身旁的水桶中,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而易举。悟空觉得好玩,于是大步迈上前去,一把夺了钓竿。
“哪里来的野猴子,快还我鱼竿!”那渔翁怒吼道。
悟空道:“借用一下,又不是要你的,别那么吝啬嘛!”
渔翁大怒,伸手便要打悟空。悟空不慌不忙,使个定身法,那渔翁便动弹不得,如痴如哑。悟空笑嘻嘻地朝他做了个鬼脸,随后一屁股坐在岸边,有模有样地学起了钓鱼。过了半天,也不见得有半条鱼上钩。他讨了个没趣,便烦躁地折断鱼竿扔在地上,丢下那个如同木偶般的渔翁不管不顾,翻个筋斗驾云回斜月三星洞去了。一到洞门口,便碰上了须菩提。他愁眉不展,愤愤地对悟空道:“修道之人,理应多多积德行善,而你却胡作非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太让我失望了!”
悟空一愣,问道:“师父在说什么?徒儿听不懂哩!”
“你这猢狲,敢做不敢当,你看这是什么?”须菩提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中的拂尘往空中一挥,“唰”的一声,空中刹时出现一幅影像。只见影像中有一位老翁一动不动地立在小溪边,在他身旁,是满满的一桶鱼和一根被折断的鱼竿。悟空一见,顿时脸色惨白,瞠目结舌。须菩提道法高深,悟空是知道的,却万万没想到他竟会有如此神通。
“这是玄光镜,能放映出天下任何一个地方的影像。你背着我所做的好事,我岂能不知?”说着,须菩提又将手中的拂尘一挥,唰的一声那幅影像又在空中消失无踪,悟空看得啧啧称奇。
半晌,悟空道:“师父,他只是不能动而已,又不会死人,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
一听这话,须菩提更是勃然大怒,如同火上浇油。他气昂昂道:“泼猢狲,你是真傻还是装傻?人一旦被施了定身法,就动弹不得,要过七天才能恢复。他这七天不吃不喝,岂不饿死?不消说了,你快去给他解开定身法,此后别再回来了!”
悟空闻言,顿时鼻子一酸,泪眼朦胧,慌忙问道:“不回来,师父要我往哪儿去?”
“你从哪里来,就往哪里去。”
悟空悲痛欲绝,立即跪地磕头,苦苦央求须菩提留下他,可须菩提始终不予,后来竟板着脸进入洞中,关了门,将悟空一人孤零零地留在洞外。悟空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拜了别,驾云回去给那渔翁解了法术,最后又径直飞回花果山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