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年锦时

作者: 青年小圣 | 来源:发表于2017-08-26 15:40 被阅读14次

    小时候的苏轼不仅聪明,还有独特的气质,有三个故事。

    苏轼6岁时开始入学读书,当时教他的老师叫张易简,是个道士,苏轼后来研究道家文化包括炼丹术,就是在小时侯培养的兴趣,为此苏轼还差点跟着张易简上山修道,不过他的一个名为陈太初的同学,后来倒是一心求道,并且传说晚年在一个新年元旦的白天,修成正果,“白昼飞升”了。后来过了三四年,来了一位叫刘巨的名儒,来教这帮孩子。一天,刘老师自己写了一首诗,自己很满意,就把它分享给学生们听,其中有这么2句: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大概意思就是冬天的时候,这鹭鸶从水里头飞起来,打鱼的人看到了,受了惊吓,这渔人受了惊吓站起身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幅正是漫天大雪,雪片随着风走的景象,很有意境,刘老师颇为得意。这时小苏轼举手发言了,说:

    "先生这诗写得确实挺好,写得真不错,可是我觉得你这个雪片没有归宿,随风而去,没根,不好,我看要改它一改。"

    刘老师说那你打算怎么改呢?

    只听苏轼说到“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意思是茫茫的大雪,一片一片地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这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洒,彼此呼应,岂不更好?

    刘老师惊叹的说道:你放学别走啊,我知道你,你爹是苏洵,我认得。你太聪明,我教不了你了。这当然也有老师鼓励和谦虚的成分在里面,但小苏轼确认才智过人,并且小小年纪就有了一定的文学知识量的积累,很难得。

    苏轼上小学正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虽最后失败告终,但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士大夫,比如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这些人后面都担任过中央高级官员。当时有一首名叫《庆历盛德诗》在民间流传很广,有一天,就传到了眉山苏轼的老师那里,先生们就彼此传阅。老师们没给学生看,苏轼当时就和几个学生在旁边偷偷地看,然后就问老师,他说这个诗里边写的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呢?老师一听挺可笑的,觉得你一个小孩怎么有资格了解这些大人物呢?就没有告诉他,其他小孩听老师这么说都“乖乖”听话不再追问,可苏轼不会,他说: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如果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多问,可他们如果不是神仙,都是人,我凭什么不能知道?老师一听,说是,他们不是神仙,他们确实是人,你有权利知道,就全都告诉他了。所以苏轼在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在朝廷里边有范仲淹,有欧阳修这些正人君子,等长大考科举的时候见到欧阳修,拜欧阳修为老师,并且还能结下很深厚的友谊,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在学习、对待知识的态度聪明以外,苏轼从小就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与生俱来并且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的弟弟,苏子由,回忆起他哥哥小时候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苏辙《栾城集》

    看到有那好山好水,小苏轼就把衣襟卷起来,撩起衣襟,噌的一下就先跑上去,看见水爱,看见山也爱,要有那个好风景的地方,他半天爬不到那地儿去,到不了那地方,回到家来怅惘数日,好几天心里头就不高兴,要是他一个人出去玩的时候,你就看他,在山石之间,在泉水的旁边,一个人很潇洒地、飘然地就去了,到那儿去怎么办呢?看见那个有花有草的地方就摘朵花下来;看到有泉水的地方就喝泉水,看到那个松子掉下来,他捡一颗松子或捡一松塔,在自然和山水之间非常逍遥地、非常潇洒地游玩,看见的人都以为是个小神仙呢。

    总的来说,少年天才的苏轼,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良好的上学环境,还有就是有一个良好的风景旅游区,他聪明,不同凡响的气质,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学而优则仕”,童年再美好,终究要长大,在那个年代,读书就是要考取功名。苏轼已长大成人,他将和小他三岁的弟弟苏辙一起开始他们的人生,这第一关当然首先就是——考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土_豆_粉:有一个良好的风景旅游区~你这样说苏轼同意吗
        青年小圣: @土豆粉_南方向北 严重同意
      • Melody0722:要有一个好的风景旅游区~哈哈哈哈哈哈:smile:

      本文标题:(三)少年锦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vm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