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举成名-上

作者: 青年小圣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9:24 被阅读14次

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老苏带着大苏和小苏眉山启程,赶赴东京汴梁(开封),于五月到达,期间有一个小插曲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走出四川前他们去成都拜谒了一位高官张方平,这个人对苏家非常重要,可以说有提携之恩,并且对待苏轼如同严父。张方平非常看好苏洵,想给朝廷推荐,为此张方平亲自给文坛泰斗,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写了封介绍信,而实际上张方平与欧阳修因为政见不和,很少往来,但为了不埋没人才,毅然向欧阳修举荐了苏氏父子,而到了京城后,欧阳修后也对他们非常友好,介绍很多达官显贵的人脉给他们认识,实属难得。

礼部组织的这场决定着全天下读书人的命运的考试正式开始了,今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考官为梅尧臣,这次的考题为策论,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完成了此次考试。阅卷时梅尧臣看到后觉得此文有“孟轲之风”,马上呈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读完后大为惊叹:

“读轼文不觉汗出,快哉!”

此文区区六百字,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文笔酣畅,说理透辟,思想深刻,当评第一名。提笔正要写下名次的时候,老人家转念一想,这么好的文章,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我要是给了第一,后面肯定会被世人诟病徇私舞弊之嫌,于是,大笔一挥,给了第二,于是苏轼这次考试第第一名的成绩名列第二,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弟弟苏辙也以“五甲”成绩考中进士。

在古代,考生与考官是天然的“老师”与“门生”的关系,考中进士后,苏轼就自然要去拜谒欧阳修,谈论到这篇考卷时,其中有一个典故: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意思是尧帝有一个掌管刑法的官叫皋陶,有一次皋陶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赞美了尧帝的仁德执政。欧阳修翻遍群书根本没有找到,就问苏轼出自哪里。苏轼料瞒不过,只好说道:“没想到您还真去查,实话说这个典故是我杜撰的,历史没有记载”,并且解释到:“想尧舜之圣德,发生这种事情是意料中的”。没想到欧阳修听完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大为赞赏,说道: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更绝的是,欧阳修还说道: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这便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历。苏轼后来能够很快步入仕途,并且名声远扬,与欧阳修这些当时的大学士、高级官员的提携分不开的。想想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一个国家级领导干部,对一个刚刚考上公务员的小伙子大力推荐和支持,除了苏轼本身的才能,欧阳修这样的大家坦荡的胸怀,容人的风度,君子的磊落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不管怎么说,兄弟二人都获得进士及第的荣誉,这一年苏轼二十二岁,弟弟十九岁,可谓少年一举成名,想必用不了多久,世人都会知道在四川眉山有一个小伙子,姓苏名轼,字子瞻,文章天下第一。

相关文章

  • (四)一举成名-上

    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老苏带着大苏和小苏眉山启程,赶赴东京汴梁(开封),于五月到达,期间有一个小插曲这里要特...

  • (四)一举成名-下

    然而,有一个人却遗憾没能听到兄弟俩考中的好消息了,就是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前文我介绍过程夫人给予这2个儿子的教...

  • 读书笔记之 第一章 少年成名

    读书笔记——《康震讲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弟弟:苏辙,字:子由。 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宋仁宗嘉...

  • 看了几页《许三多卖血记》

    有一段时间,视频号上及各种视频媒体上,写了《活着》而一举成名的作家余华先生,不断地被推送。《活着》这部小说原文没有...

  • 七律二首

    (一)入考 十年学子心存志, 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管暑伏瘟疫事, 飞书行筆若奔驰! (二)谢谁 一举成名天下知, ...

  • 成龙的贴身保镖, 跟随成龙30年却被炒, 只得十万遣散费引争议

    卢惠光开始进入成家班的时候,基本都是在配角的边缘徘徊。直到1994年卢惠光出演《醉拳2》才开始技惊四座一举成名,继...

  • 《情商》Day021

    凭借《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举成名的丹尼尔·戈尔曼,是哈佛大学心理博士,四度荣获美国心理协会最高荣誉奖项...

  • For you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假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练射击,就是练心

    来自四川的小伙子刘天佑在多哈亚运会上为中国队夺得3枚射击金牌,一举成名。很多人知道他是来自四川的,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一举成名-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u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