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溺爱心理的真相:
2018.10.17 星期二 阴今天开始阅读《家为何会伤人》第二章的第五个小篇,关于父母溺爱的真相,文中有如下阐述:
1、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
2、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
3、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4、溺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二、真爱与奉献
父母用自己的️时间、自由、青春、容颜和职场晋升,换来对孩子的孕育、教育、陪伴和成长,这的确是父爱母爱的伟大。
在这过程中,如果父母注重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陪伴孩子去一起探索和学习。在孩子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无私的爱和陪伴,在孩子需要探索的时候放手但守候,那么这将是一个父母️都乐在其中的过程。
父母在过程中有收获有成长,自然谈不上牺牲。甚至是一种奉献,表达的是自己作为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真爱。
真爱继续,孩子心里有满满的爱和安全感,眼里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存在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成为了自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溺爱与牺牲
可是,如果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时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小孩”。将曾经自己孩童时代自己的缺憾强加于自己孩子的身上,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孩子,完全无视孩子真实的感受和成长需求。
那么,父母以为自己奉献的是无私的爱,实际上只是打着“牺牲”旗号,压抑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扭曲自己的意志成长。
满足的溺爱的是父母自认为的“孩子的需要”,与孩子正真的成长需求无关。这无疑是一种悲哀的错误!
更多的溺爱继续纷洒而来,孩子离自己的意志越来越远,父母自认为的“牺牲”越来越多。
孩子越来越压抑,生活越过越迷失,越来越想逃离。
父母越来越心酸,越来越想要靠近,却发现与孩子越来越远!
四、父母需要的是自我实现
其实,如果父母连自己都觉察到了“牺牲”二字,也必然意识到了“牺牲式溺爱”的沉重。
选择“牺牲式溺爱”的父母,心里必定曾经有或者现在有重大缺憾无法弥补。
这种缺憾,可能追溯到父母的童年。父母缺失了的,会努力地给予孩子;讨厌的,会尽力避免孩子接触;喜欢的,会踊跃激励孩子去获得……
这种缺憾,也可能来自父母现实的生活。因为专业不对口,错过了心仪的工作;因为年龄的限制,选择了不如意的婚姻;因为一心扑工作,导致的家庭破碎……
这些缺憾,大多与自我实现相关,人最大的价值是自我实现。
一个没有成功完成自己都认可的自我实现的父母,这种缺憾会烙印在父母的灵魂深处,并将点点滴滴渗入孩子的成长教育中。
这无疑会孩子自由成长过程中沉重的包袱,让孩子不得不负重前行。
图片源于网络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他们的本意也是渴望给予无私的关爱,
他们只是太过关心,
然后关心则乱!
父母想要为孩子们前进道路上的助力,
就必须首先倾听孩子内心,
理解孩子真正的感受和需求,
然后改进自己爱孩子的方式。
至于自己内心的缺憾,
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
过不去的自己尽力去弥补。
不是寄托在孩子身上,
而是管理自己的言行去自我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