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山村印象读书社会热点
大地上的陌生人 ——中国农民工的出走与回

大地上的陌生人 ——中国农民工的出走与回

作者: 谷雨666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8:17 被阅读82次
    大地上的陌生人 ——中国农民工的出走与回归

    最初读完梁鸿老师的《出梁庄记》时,我不知道我该怎么表达我的那种悲怆而又无奈的思潮。但我知道,我需要对于梁庄出来的农民工说点什么,对于这个时代说点什么,是为了自己找到一个归途,也为在城市里的非城市人找到回到故乡的路。

    我住地附近的大道边侧,每到傍晚,总会看到很多的农民工结伴到大道边侧的旧衣服沽售市场。而做旧衣服沽售生意的,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农民工。每每走到那里,我都感觉到了一种凄凉。为什么农民工买衣服要在那里?

    现在,做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工资可以说不算太低,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像城里人一样到像样的商超消费。因为,他们有家小在家里等着寄钱,或许是要攒钱给孩子娶媳妇,或许是做好了下个月工资不能及时支付的储存,或许是担心一个工地的活干完后暂时失业的解急,如此等等。那些所沽售的衣物很破了,只是说还是干净的,也可以穿,对于工地上的劳作者来说,还说的过去。我不时看到,他们淘到一件合适的衣服舒心的笑容,还会看到他们讨价还价的倔强。

    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农民工的生活一个截面,当然,在其他城市,他们的境况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化的相似点。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半悬浮状态,他们没有任何保障的辛苦劳作,换来的却是年龄可承受范围的工资。而一旦他们不符合行业工作需求标准,他们连过这种半悬浮状态生活的机会也没有。

    当失去那种机会后,他们就回归到在故土的生活模式。那么,他们还可以在家乡当个安分的农民吗?答案或许存在不确定性。快速城镇化已经侵蚀了他们原有的耕地,他们被迫生活在与自己身份不协调的高层建筑里,其实,他们已经游离在了城市的边缘。他们在那种状态下,是无助的,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也很难实现了。

    就我所在的乡村农民的生存状况来看,真正以农业来养家的基本上没有了,一方面耕地日渐减少,另一方面不少人家有了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当然,相对于梁庄里的农民工的境况而言,他们的生活层次应该还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同样他们仍然面临着被流转问题---新区改造房屋拆迁的问题。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他们很恐慌,他们不敢相信所谓的文件,所谓的口头保证。他们不知道同意拆迁后,他们还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房子住?因为临近村子拆迁出现了问题,居民全部同意拆迁后,开发商在原地建房,但是因资金链断裂,留下烂尾楼,他们感受到了有家不能回的漂泊感和无奈感。

    所以,同为农民,处在不同的地域经济发展的阶段,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就需要反观我们的城镇化,到底是谁的城镇化?如果把城镇化看成是一种向上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在此进程中,农民作为实实在在的个体,他们的权益谁来买单?

    回到作品中来,梁鸿老师用一个学者深邃的目光和真实的笔触记录了梁庄人在全国各个城市的生活现实。出梁庄后的那些人,他们在城市里有的尊严受到挑衅,有的为无知付出了代价,有的充满激情奋斗却怎也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有的连起码的生命都无法守护……

    他们离开梁庄为了什么?为了更好、更高质量的生活,为了实现接近城里人的生活梦。但,那仅仅是个梦。梦醒来,还是要面对严苛的社会现实。他们融入不了城市人的生活圈子。一旦遇到大的问题,他们还是要求助于梁庄的老乡,他们生活的点滴构成了活生生的地域型的熟人社会。他们不想脱离了熟人的圈子,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情感。在一个个城市构筑了一个个小梁庄。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虽然长期寄居在城市,但是,他们永远成不了城里的一份子,城市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小站,他们根在梁庄。

    所以,在书中你可以看到,有人在外面辛苦挣了很多钱,在家盖小楼,而不是说选择在城市里买房子;他们遇到大病的时候,不会选择在城市就医,而是回家看病休养;他们的孩子虽然有的有幸跟到城里,但是享受不了完整的城市教育,还是要回乡。教育、住房和医疗是压在所有进城的人身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不单单压着进城的梁庄人,还压着每一个远离故土在外漂泊的异乡人。这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表现,也不是说让农民工住上高楼就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最让我心酸的是读到(青岛:向死而生)这个篇章,里面是对于工厂尤其是化工行业的打工者现状赤裸裸无声的歌泣。所谓的大国经济大发展和逐年增长的GDP是如此练成的?当我读到氰化物与无名死亡关系的时候,真的感觉到农民工是以生命的代价来换他们的生存经济基础,但他们却不知道,那种严重存在的职业病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死亡。而一旦生命因职业病而结束的时候,连赢取生命的尊严的权利都没有。所以,河南农民工用开胸验肺的极端行为来捍卫他们生命尊严的正当性。近些年,过劳死、猝死也频频出现在脑力劳动者行列,这是一种生存压力的结果,当然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重点反思的一点。

    再说说传销。传销是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于城市的某个角落,一群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借传销之名来获得想要的体面存在。在美国,传销被定义为传播先进销售理念。美国传销成就了安利、雅芳等国际品牌。但是此概念引入中国后,许多行业曲解传销理念,甚至一度进入一种全民无意识的痴狂。只为一夜暴富的心理,很多人铤而走险,步入虎穴。轻则损失财产,重则丧失生命。传销这种暗流,一直灰溜溜存在着,或许在你不经意的回眸里,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最近,网上也在关注农民工情感伦理的话题,就是说现在农民工因长期在外打工与家人长期分离,尤其是中青年夫妻的情感问题,有可能出现身不由己的错位,而由此引起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等等。这或许是中国特色的、特殊时期下的农民工生存状态,这种法理和伦理的冲突,对农民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和选择,因感情错位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梁鸿老师从人口迁移、流动角度来描绘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在这一进程中的万象。其实,她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出口在哪里?仅仅作为低层次的打工者进行一种无序的游荡的存在?还是从根源上斧正城镇化中对于人的因素的过度疏忽?

    对于城镇化这一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命题,涉及的问题颇多,而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地方也在试图探索适合当地的城镇化路子,比如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经济、城市综合体、新区等等一系列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案例。

    其实,不管是哪种路径选择,对于农民工而言,能够在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找到出口才是关键。强加给他们的城镇化,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状态,他们或许已经在寻找城镇化过程中他们的归途。虽然有时候无奈,有时候无助,但是,都要必须接受这一个大的趋势。


    但愿,他们不再是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希望有一天,他们在城市里会感到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他们努力拓荒和找寻,只为不再漂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地上的陌生人 ——中国农民工的出走与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e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