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所说的行为是指相应情绪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比方说幸福的情绪与微笑的行为,焦虑的情绪与出汗的行为,难过的情绪与哭泣的行为。
在情绪和其对应的行为中,到底是情绪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情绪呢?
常识似乎在告诉人们,是情绪影响了行为。比如说,是因为焦虑才导致了出汗,是幸福的情绪才导致微笑,是因为难过才会哭泣。再比如,你在某个深夜,独自走在一条没有人的漆黑路上,这时你感到害怕,于是身体开始出汗,我们一般认为是害怕的情绪导致了身体的行为。但著名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对这种显而易见的结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为什么不是因为出汗而害怕呢?当人们听到涨工资的消息,因为快乐而微笑,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微笑而快乐?
詹姆斯的表现原理
于是詹姆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从“人对别人的表情判断而能够推测别人的情绪”这个角度出发,认为既然能够根据别人的表情来判断别人的情绪,那么人能不能根据自己的表情来确定自己的情绪?站在这个角度,詹姆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人们微笑不是因为他们快乐,相反,人们快乐是因为他们微笑。但詹姆斯并没有对情绪影响行为进行彻底的否定,而是根据其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补充,认为情绪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举例来说,人们微笑是因为快乐,同时人们也会因为微笑而变得更加快乐。当时詹姆斯的这套可以通过行为来反作用于情绪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詹姆斯也没有通过有力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理论。
后来,一些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来对这个理论进行了验证,从而证明了行为是可以反作用于情绪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是这样来设计的,他们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受测者被动做出一个微笑或者悲伤的表情,比如:让一部分受测者用牙齿保持一支笔水平固定,从而面部就形成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让另一部分受测者用嘴唇衔住笔,从而在面部形成了一个皱眉的表情。然后让受测者在形成表情之后,描述自己的情绪,实验结果相当显著,正如詹姆斯预测的那样,当实验者做出微笑的表情后,他们感觉自己快乐起来,体内正能量越来越多,当他们做出皱眉的表情之后,感觉自己也无端生气起来,内心充满负面情绪。
后来有些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延伸实验,就是想检测实验对象在做出不同的表情之后身体的生理变化,看看仅仅通过做出表情是否会导致与真实情绪一样的生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实验对象做出恐惧的表情时,他们的心率明显提高,体温下降。当他们脸上挂着微笑时,他们的心率降低,体温上升。这表明,即使没有外界的刺激源,仅仅通过做出表情,也可以使身体产生相同的情绪变化。
这些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表现出一种情绪,不仅能影响我们的情绪,更能直接有力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催生不同的能量。这个原理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其作用却是绝对不可以低估,非常的实用。以往的成功学会告诉人们要微笑,但是没有告诉人们背后的原因,我用这么长的篇幅讲心理学家的实验,就是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明白为什么要微笑,知之越深就越能自觉的运用到实践中。
我们常常听说:“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微笑是最廉价的付出,最多的收获”,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该对这些说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刻,不妨让自己发出一个会心的微笑,看看自己是否变得更加快乐了呢?
试验的延伸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后来的心理学家又进行了延伸和推广,他们说既然控制面部表情能改变人的情绪,那么人的其它行为呢?首先被推广的是人的走路方式,有的人走路昂首挺胸,步伐坚定,步子大,胳膊前后摆动,而有的人走路盯着地面,步子小,拖着地面,双肩耷拉着。心理学家找来一些受测者,让其中一部分按第一种方式走三分钟,让另一部分按第二种方式走三分钟,然后对他们的快乐指数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按第一种方式走路的人,明显感到更加快乐,更加自信,心中充满更多正能量。同样的道理,说话的内容与方式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心理学家曾找来两组受测者,让其中一组朗读更有正能量的文字,让另外一组朗读比较中性的文字。实验结果发现,朗读更有正能量文字的一组情绪反应更好,而另一组没有太明显的反应。这也就是一些心理激励师让学员大声朗诵心灵鸡汤的原因。
当然,类似的实验可以一直推广下去,比方说可以推广到握手的方式,比方说可以推广到坐姿等等,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原理,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达到对情绪状态的调控。在生活中,这个原理的应用非常多。
情绪与行为的进一步延伸,行为与性格有什么样的关联?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产生某种情绪使人表现出了相应的行为,通过直接做出某种行为,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情绪。那么行为与性格有什么关系呢?行为能不能影响性格呢?接下来我们就逐步解开这个谜团。
没有了解表现原理之前,我们通常认为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比方说因为性格内向,所以不愿意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这是我们一贯的常识,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不去参加社交活动,所以性格内向呢?
其实从性格的形成上来看,性格就是在遗传基因、所处环境和个人行为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些心理学家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行为会对性格产生巨大影响。在一个有关于自尊心的试验中,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不是因为低自尊心导致人会去实施某种低自尊的行为,而是因为低自尊的行为使人的自尊心降低。
通过这样的原理,我们就可以发现改变性格的秘密,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反作用于自己的性格,从而达到改变性格的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不妨经常做出一些强有力的姿势。事实早已证明,有些姿势能够让人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自信,而有些姿势只能让人看上去更加萎靡,这就是姿势散发出来的不同能量模式。如果确实没时间去经常做出一些强有力的姿势,那么可以尝试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握紧自己的拳头,看看是否感到自己的信心得到了提升?仅仅通过握紧拳头,就让自己的能量场发生了变化,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体验。通过这样的冰山一角,我们可以窥见行为对性格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往往我们自己的性格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行为慢慢塑造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