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石户中,更有深谷,不可得过。以石投谷中,半日犹闻其声也。去户外十余丈,有石柱。柱上有偃盖石,南度径可一丈许。望之,蜜芝从石上随石偃盖中,良久,辄有一滴。有似雨屋后之余漏,时时一落耳。然蜜芝堕不息,而偃盖亦终滴也。户上刻石为科斗字,曰:“得服石蜜芝一斗者,寿万岁。”诸道士共思惟其处,不可得往。唯当以碗器置劲竹木端,以承取之。然竟未有能为之者。按此户上刻题如此,前世必已有之者也。
少室山的石洞中,还有更深的山谷,没办法过去。将石头扔下山谷,过半天还能听到声音。在洞外十来丈远,有根石柱,柱上有块仰卧如盖的大石,向南伸出去方圆约一丈左右。望过去,能看到有蜜芝从石柱上随着石头流入石盖中,很久才有一滴,就象雨后屋顶漏水一样,不时会滴下一滴。但蜜芝不断滴下,石盖里也终究滴满,然后再往下滴。石洞中的石头上刻有蝌蚪字,说:“能服一石蜜芝的人,可活万年。”道士们想着人没办法去到那蜜芝的地方,只能把碗之类的器具放在坚硬的竹或木顶端,去承接蜜芝,但最终也没有人能做到此事。想来石洞中刻这样的字,前面朝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做的了吧。
《滴芝》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三,“草木”类下的“芝”类。从文中描写来看,石蜜芝似乎就是石钟乳,但古人对石钟乳早有记载,不会不知道石钟乳。不过汉朝时的人也许不太了解石钟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