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了一本书,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书很小,可以放在口袋里的那种,却古色古香,很有古书的味道。
线装书,封面灰泊泊的。
有陈年旧事的风骨。
《春山:王维的盛唐与寂灭》,一本有关盛唐时期王维的书,翻开,爱不释手。
一直挺喜欢王维的诗,读过很多他的诗,不经意间就能读到,他一生写过很多诗,存诗约400首。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淡,是王维的特点。淡之于他,是一种不彻底。一生奉佛,却没有出家为僧;一生在官场打转,却没有学会弄权、高升;一生都在避世,却屡隐而又屡出。平和,伴随优柔寡断;优雅,化为忧伤缠绵。偶尔猛志刀子般一闪,终又复归于淡漠与旁观。
一本书,淡淡,成就了整个叙述,就像他的为人一样。与裴迪的日常交往,与其他人的交往,王维晚年的内心世界,都在这里呈现,演绎。
不舍得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每天只读五十页,淡淡的读,用心的看,似乎看到一位老者,在恬淡的生活中,向我走来。
夏夜沉醉的夜晚。
曾经看过一本有关盛唐时期的书,其中一篇专为写过王维,安禄山叛乱后,因为喜欢王维的诗,没杀他,让他做了伪官。长安收复后,又是因为他的才华,皇帝最终赦免了他,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全都因为他的诗,他的画,他的才华。
他的诗,都极有韵味。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还有很多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这首《山居秋暝》。
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太多,太多。
他的诗,都有一种悠远与落寞,空旷与宁静,更多的还是一种意境,清新淡远,禅的意境很是浓厚,这是我喜欢的。
终于还是看完了这本书,掩卷而思,很是伤感,落寞的诗,伴随着他落寞的离开,伴随着这个世上从此再无“诗佛”,烟消云散,化为尘埃。
不由得再去找来他的诗,一页一页的翻看,重温中的经典,越发沉醉其中,不可自拨。
实为一本让人伤感又喜欢的书。
2020.8.10
22: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