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贫乏的背后

作者: 王振普_40d9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13:23 被阅读0次

    提起这个话题,总让人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在社会形态上是落后的奴隶社会,但是,那的确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是一个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数不清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军事家。

    我们注意到,长于表达、能言善辩的苏秦和张仪,位列先秦诸子。我们还注意到,《论语》不是伏案写就的,而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即兴演说。所有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那时的人们,在表达上,语言极其丰富。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帝制的确立,使得人们在语言表达上要接受种种限制,语言由丰富走向了贫乏。尽管,在长达三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也曾经出现过李斯的鞭辟入里;司马迁的宏大叙事;李白的汪洋恣肆;曹雪芹的千回百转,但是,都不能和春秋战国时期同日而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封建统治下的人,和牛马没有两样,思想贫乏导致了语言贫乏。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标志着封建统治的结束,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的到来。然而,封建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封建影响的消除。

    别的不说,单说这个语言贫乏吧。

    在我能够记忆的年代里,所有的报刊杂志电台所发出的声音是单一的;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感情,会用三个“最”字。语言的贫乏不但超出了想象,而且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状态,如下的情形发生在市场上。

    甲:下定决心(毛主席语录),你这大头菜多少钱一斤?

    乙:不怕牺牲(毛主席语录),五分五。

    甲:排除万难(毛主席语录),再便宜点行不行?

    乙:去争取胜利(毛主席语录),不行啊,够便宜的了兄弟。

    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知道我所言不虚。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有很多是在这种奇怪的方式下进行的。思想贫乏的普遍性,造成了语言贫乏的普遍性,几乎没有人追问这样交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进入新时期以来,这种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语言贫乏的现象,始终在困扰着我们。

    比如,言必称“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使人或社会前进的能量就是正能量。问题是,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可用的汉语语汇应该很多,“正能量”不是唯一的。为什么“正能量”可以替代“向上”、“向前”、“有作为”等语汇而始终挂在嘴上呢?只能说明我们在表达上捉襟见肘,语言十分贫乏。事实上,很多人拿着正能量与否来判断一些言行的正确与否,这是十分荒谬的。“正能量”这个概念是有歧义的。于人而言的正能量,无非就是说好话,做好事。谄媚的话都是好话,可是它是正能量么?如果考虑到这一层,就不应该把“正能量”总挂在嘴上。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汉语系统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新的词汇会源源不断的融入其中。但是,新语汇的诞生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它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嘚瑟”,它所描绘的情态很独特,在汉语里找不到和它对应的语汇,所以,它是有生命力的。有些网络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比如“偶”(我)、麻麻(妈妈)、“灰常”(非常)、“好滴”(好的)等等,因为它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如果说,上述的一些语言现象只是网络时代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些噱头,属于无可无不可,还不足以上升到语言贫乏的高度来认识它,那么,有一些则是彻底的语言贫乏症导致的。

    “精日”是什么意思?我们是讲民族情感的,对于“亲日”、“媚日”者表示鄙视和愤慨很好理解。可是这个“精日”,比“亲日”、“媚日”在鄙视程度上更甚么?“精日”取代“亲日”、“媚日”的理由是什么?半通不通的语汇,不是语言贫乏的表现又是什么?而且,这种语言贫乏的现象,会连带造成一种语言乱像,什么“第五纵队”,什么“美分”,什么“恨国党”,一些非政治问题被政治化了。

    语言贫乏的根源在于思想贫乏。只有思想丰富了,语言才能丰富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贫乏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us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