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翔(笔名:文友高翔)
导言和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说明:
《自感论》是本人原创的哲学作品和理论,已登记著作权,《原创哲学作品ll《自感论》的提升论文》已同简书平台签约,本人以基于《自感论》的算法程序研究课题和对“ADN神经感觉现象(某种可能存在的神经感觉现象)”的研究课题,入围了“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
另外,本人基于《自感论》的算法程序研究课题,曾获得2020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35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本人撰写这篇文章,目的之一,是依据本人原创提出的《自感论》理论,提供一种可能的情绪控制的心理学方法的猜想,即“振荡情绪收敛控制法”猜想;目的之二,是依据《自感论》的理论,提出对“ADN神经感觉现象”这一可能存在的神经感觉现象的具备人群的成长与生活过程中的心理体验的解释猜测。
特别说明:
由于本人目前并非心理学主修专业,学历和知识水平均有限,撰写的文章内容和观点可能存在诸多的谬误与不合理之处,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谅解并指正,谢谢!
1.1基于《自感论》“自感公式”理论提出的“振荡情绪收敛控制”理论模型
在《自感论》中,本人已经详细阐释了关于“自感公式”的详细介绍和推导过程的内容,可以详见本人发表于简书的文章《原创哲学作品ll《自感论》的提升论文》3.3部分。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理论的推导过程,而是直接给出以下我们已经获得的结论,如图1.1.1:
图1.1.1左图是我们在《自感论》的“自感公式”中,通过对关于r1进行求导所获得的结论,这与我们的生活直观感受所相契合,也就是当人的情绪在稳定状态的时候,所作出的行为相对比较理智;而当人的情绪在极端状态的时候,所做出的行为相对比较非理智和极端。
根据《自感论》,我们也可以知道,自然感知力的满足程度(也就是r1的参数),可以用情绪的好坏进行近似情况的程度反映。依据这个结论,我们将图1.1.1的左图变换为右图,也就是将参数r1,改变为参数e,e指的是该个体的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的好坏程度,和r1一样,当e>0时,随着e的数值逐渐增加,体现为该个体的情绪越来越好;反之,当e<0时,随着e的数值逐渐减少,体现为该个体的情绪越来越坏。
现在让我们对这个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数学模型的分析,依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些参数之间的关系:
r1=ke(其中,k为某个常数)
N2=N
因此,
f(e)=i(ke)^2=(i·k^2)e^2
令k’=i·k^2,
则f(e)=k’e^2
对f(e)进行求导,可以得到导函数:
f(e)’=2k’e
因此,依据图1.1.1右图图示,我们可以得出和左图近似的结论,根据导函数,我们知道k2’>k1’,也就是说,随着正向(或负向)情绪的绝对值逐渐增加,产生的自然感知力(可以近似理解为该个体新的欲望)的大小的变化率逐渐增大。我们将图1.1.1中右图函数图示称为“自然感知力-情绪”函数图示,即:N-e函数图示。
这个结论也就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刚才在上文中提到过的生活主观感受的初步证明结论,也就是当人的情绪在稳定状态的时候,所作出的行为相对比较理智,体现为新产生的自然感知力大小的变化率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而当人的情绪逐渐趋向于极端状态的时候,比如大悲或大喜的时候,所做出的行为相对比较非理智与极端,体现为新产生的自然感知力大小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对个体的情绪进行控制稳定,这也就意味着上述的“N-e”函数图示中,应该有一个左极端坐标点L和右极端坐标点R,在LOR(其中O为原点)这一段函数曲线上,所展现出的情绪,便是理想状态下的控制稳定的情绪状态,下面我们给出关于这个想法的详细图示,如图1.1.2:
图1.1.2在图1.1.2左图中,L和R,分别表示左极限情绪状态稳定点和右极限情绪状态稳定点,当某个体某状态下e的绝对值数值小于L和R这两个点的横坐标e的绝对值,则说明该个体在情绪控制范围之内,情绪状态处于稳定可控状态。kR和kL分别表示右(左)极限情绪状态下新的自然感知力N的变化率大小。
如图1.1.2右图,设F点为初使情绪状态点,即如果F,F1,F2……Fn这些情绪状态点均在直线lN下方,即在从L点过O原点到R点的函数段上,则说明情绪状态在理想状态下可控。另外我们发现,从F到Fn的情绪调控过程呈现可控范围内的振荡变化。
因此,如果我们能把情绪状态通过如图1.1.2右图从F,F1到F6……的振荡情绪调控过程控制在理想的稳定状态下,则情绪能够得到相对稳定的控制,不会出现超过情绪数值e超过L或者R点的e值的情绪状态点,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振荡情绪收敛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