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尼采
尼采的名字,是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里知道的。在文中,鲁迅先生这样说:“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以此与当时的腐败政府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进行类比,说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一样的,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一个疯狂的政府,必然会导致灭亡。
因为自己崇拜的鲁迅先生在此处的表达明显带有贬义,所以对尼采,以前从没有过想多了解的想法。但今天,从小红书里看到尼采的一段话,觉得极智慧,也羞愧于自己的浅薄。怎么能够因为某个人的某几句话就止步对一个知名哲学家的探究呢?再智慧的人也是人,怎么会没有一点点毛病和缺陷呢?真的是自己过于狭隘了。
今天,引起我共鸣、激发我对尼采探究兴趣的是这样的智慧之语:
“世上没有真理,只有视角,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谁说不是呢?改换一个视角,就改换一种人生;你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就会把你踏在脚下;你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就没有你摆不平的事,就没有了寂寞、痛苦和烦恼。这段话,就是师父智慧人生最高度的概括。师父无疑是高人,而尼采先于师父一百二三十年就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智慧,岂不是智慧无敌的圣人、哲人?
带着崇拜和好奇,百度了尼采的其他经典名言: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3、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4、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5、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6,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7、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8、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9、人才出于贫寒家庭,莲花开在死水。
10、你穿的衣服越显得漂亮就说明它遮住了你更多不好看的地方。
也顺便百度一下,走近尼采这个大智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17]、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看来,尼采的书也可以读两本。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