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为什么成为丧葬形式的主流?

作者: 枯笔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8:01 被阅读0次

在东西方丧葬文化传统中,土葬占据了主流。它体现着社会群体对死者的尊重,背后折射出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以下三个方面是其存在的基础:

信仰基础

不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本土道教,在人类起源这个问题上都有着共同的内容。圣经说上帝用话语成就了世界,而人是用泥土结合圣灵造就的;伊斯兰信奉人类始祖阿丹圣人(相当于圣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亚当)由真主阿拉创造这个说法;中国的传说是,女娲用泥土捏成了人形,向泥人吹了一口气,这人就活了。

基于以上宗教传说,中国人把离世称作“魂归故里”,把土葬叫做“入土为安”,意思是人从土造化而来,最后还是要归土而去。我国秦汉时期就明确规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使土葬成为大汉民族的通用葬礼。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这些宗教也都以土葬作为传统主流。

民间土葬现场

现实基础

有人说身体里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水液,就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到处都是蓝色的海洋、湖泊与河流。但是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下面,有海山、海丘、海岭,海沟,也有坦荡辽阔的深海平原。如果没有厚实的土质作为基础,这些海水便无所依附,海,也不再是海。

同样的,如果没有人体外壁的包裹和器官腔囊的承载,这些水液将无处安身,人体也就无法成型了。所以人和地球母亲一样,土质才是最大的组成成分,用土掩埋亡者的土葬,就成为丧葬形式的主流。

厚重的大地可安葬灵魂


民俗基础

有关生与死的话题,自古以来都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环境造就文化习俗。人类作为社会性群体,对生所从来,死归何处有些经由传承固化而来的刻板认识。这和当地的生活条件、社会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丧葬形式不仅体现了社会群体对亡者的态度,还反映出当下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

借由一系列民俗礼仪来完成的土葬仪式,不仅需要集体参与,更是一个体现道德人伦的大好机会。土葬形式的背后,有整个封建道统的强大力量作为支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封建帝王大兴土木修建陵墓,土葬得到推广也就不足为怪了。

宏伟气派的帝王陵墓

相关文章

  • 土葬为什么成为丧葬形式的主流?

    在东西方丧葬文化传统中,土葬占据了主流。它体现着社会群体对死者的尊重,背后折射出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以下三个方面是...

  • 冰葬,以后不用担心死不起了

    在当代我国的主要丧葬形式有两种,火葬和土葬。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

  • 徒搭318之康定到新都桥(二)

    土葬是对强盗、杀人犯或是患染传染病者采用的葬法。 树葬的丧葬形式主要表现为将尸体装入小木盒内悬挂于树上,一...

  • 民俗风情之六/白事

    丧葬事宜,皆称白事。 里下河地区从七十年代就杜绝了土葬,一律火葬。这一点到是比其它地区坚持土葬的人开明。 这么多年...

  • 你想了解西藏的丧葬吗?

    西藏的丧葬分有五种,譬如: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礼仪式,除了你的贡献地位...

  • “回归自然”

    对于四叔离世之后的火葬,我们家乡的人们总觉得难以接受。 我们家乡的丧葬习俗是土葬为主,诸如火葬这种绿色殡葬,国家倡...

  • 推荐一部美剧《地下六英尺》,思考生与死的意义

    土葬习俗流传已久,世界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土葬习俗。但形式却差不多,把逝者遗体、遗骨埋葬在泥土里。埋多深合适呢?因...

  • 语音社交将成为主流的社交形式

    关于语音社交带给我的思考 1、社交行业 1.1 社交的定义 社交,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并交换信息或价值的过程。...

  • 中小型企业做线上软文营销的优势是什么?

    现在做网络推广,绝大部分都是软广形式,几乎成为互联网广告主流。和传统硬广相比,软广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

  • 土葬

    那天我家门前的梧桐树刚刚落下入秋的第一片叶子便迎来了你。从此那棵梧桐树再也不会像往年一样入秋便陷在失去叶的悲伤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葬为什么成为丧葬形式的主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kj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