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前期,大家都在穷困的日子里熬,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恨人有,笑人无的心理期待。村里几个日子过得好点的,一是已经提干的军人家属,收入可以补贴家用;二是在工厂里做工人,收入稳定;三是村里的干部。其实所谓的好一点,不过是吃的好一点,仅此而已。
因为这种穷困的日子,农村的养老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母养九子,九子不一定能养一母。为什么呢?因为兄弟们成家之后,谁也不会比谁强多少,相互之间就会有攀比和斤斤计较,又不好意思说,就会各种挑刺,指桑骂槐,并且上升到了人品和道德的高度,一奶同胞的手足兄弟,最终处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结果,最后的结果是老人一个人孤苦伶仃,挨饿受冻。
一村民,家有六子。六个儿子先后成家,父母自然是操劳一生。老人年老之后,要求六个儿子每月多少粮食、柴火、零用钱。老两口,能吃多少,用多少啊,就因为这个,兄弟妯娌六个之间,叽叽歪歪,相互指责对方或别人不孝,后来还爆发了一场暴力冲突,兄弟俩打得头破血流。丢人!真丢人!
关于农村养老,有一句俗语,叫“寿高多辱”,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有没有相应的生活上的保障,活得越久,受得各种病痛的折磨越多,经历的人间寒凉也就越多,心如死灰不复温,非要等待子女厌倦,不念养育之恩,巴不得自己的亲生父母早早过世的时候,是多么让人让人心寒的人间惨剧。
其实,这些,说到底根据还在于极其脆弱的经济基础。米粒掉在桌子上或地上赶快捡起来吃掉,见过吗?用美味的粮食换让人反酸的地瓜,还要换那种差点的,因为可以多换一些;大早上起来,北上粪篓子,拿上粪叉子,去路上捡粪见过吗?厕所里的粪便收集起来,用来沤肥,见过吗?玉米秸砍下来,还要把玉米根刨出来,晒晒,打扫干净泥土,当做柴火;在冬天,很多人家不取暖,取暖的人家,把炉子的炉膛用泥巴糊得只能放下一块炭,就那么半死不活地烧着;老大穿的衣服,留给老二,老二穿完,留给老三,补丁摞补丁,见过吗?养的鸡,下的蛋都舍不得吃,因为这叫“鸡屁股银行”,油盐酱醋全靠它了;大姑娘满头的秀发减下来,不是为了变成短发,是为了卖钱·····,没有人不想大大方方,没有人不想漂漂亮亮,没有人不想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教育,没有人不想豪气冲天,没有人不想潇洒走一回,但经济实力不允许。
有一村民,兄弟二人,小的与我年龄相当,是发小。二人天资均不错。当老大读初中时,他们的父亲和老二说········,(具体怎么说的,没有人知道)但老二读完小学后,就去收破烂补贴家用了。多年之后,我看到《唐山大地震》的那个电影,看到一块水泥板下压着两个孩子,不是压坏这个,就是压坏那个,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发小就是被放弃的那个。后来再看到那个母亲对着自己的姑娘那一跪,才知道了那天父子谈话时,也明白了那天谈话前,父亲的心里应该已经准备要亏欠孩子一生了。
今天写得太伤感了,想起了《出师表》最后两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