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暴易暴
[释义]:以:用;易:替换。用残暴代替残暴。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成语]:暴戾恣睢
[释义]: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形容凶残放纵,横行无忌。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部分第一篇,司马迁没有在如此重要的开篇宣扬忠臣义士、大谈经国之道,反而是把两个传说里的人物拿来,发了顿感慨。
而这要从两个很相似的成语说起,“以暴易暴”和“暴戾恣睢”。
“以暴易暴”是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在首阳山隐居时所唱的歌谣里的话。
伯夷和叔齐其实是商周时期两个传说的人物,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隐士的代表,更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原因是在商纣无道,而周武王姬发兴兵伐纣的时候,伯夷和叔齐二位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并非他们不知道商朝的糜烂,而是“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周文王刚去世,武王就急着起兵,与孝道不和,而且以臣子的身份进攻君主,是不仁之举。
按这意思,此时伐纣竟还成了不仁不孝的做法。雄才大略的周武王当然是不会理睬,他用车载着父亲文王的灵位伐纣,表示自己继承父亲的遗志,而后大会各地诸侯,果断进军,摧毁了商朝的统治。
事已至此,伯夷和叔齐并不罢休,他们虽然不是跨马横刀的汉子,处事态度却“直”的令人发指。两人觉得自己未能劝谏君王,拒不接受周朝的统治,索性遁入首阳山隐居起来,“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每天就找一点野菜充饥,时间长了当然支撑不下去,最后只能是饿死的结局。
和这结局相伴的,只是一首两人吟唱的歌谣:“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那时候商朝部族的遗民大多都接受了既成事实,新的西周王朝冉冉升起。伯夷、叔齐却依然认为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至死丝毫没有改变看法。
故事到这里远没有结束。几百年后的战国时期,嬉笑怒骂的哲学家庄周不甘寂寞,又对伯夷、叔齐的故事进行了加工。从此,伯夷和叔齐成了古国孤竹国国王的两个儿子。孤竹国王打算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推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也不愿意。两人就结伴逃走,辗转到了西周,就发生了上面两人叩马劝谏武王止戈那一幕。
而“暴戾恣睢”一词,则是形容春秋时期奴隶起义领袖盗跖的。
太史公基本上还是引用了庄子描述盗跖的说法,说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其实“跖”的前面不应该加“盗”字的,这是春秋各国诸侯对这位乱世豪强的蔑称,他的名字是柳下跖。带着几千奴隶游走于各国之间,在黄河流域不知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以我们现在来看,很难去理解伯夷、叔齐两人的行为。要说他们志向高洁,不贪图王位,这是事实,但是给武王姬发扣上“不仁不孝”的恶名,宁死不食周粟,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以暴易暴”的做法,其实在哪一次王朝的更迭里不是必然呢?只不过有些时候,名正言顺的旗号得不到所有民众的响应罢了,不过像伯夷他们这样心如铁石的的确很少。
而对柳下跖的谈论就更离谱了,说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心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的行为人神共愤。活生生地把这位振臂一呼的奴隶首领弄成了毫无人性的魔王。在先秦的各种古籍里,“盗跖”一词成了邪恶和黑暗的代名词。
两个故事的效果和真实一直有着相反的意味。正是伯夷、叔齐不赞同的周武王,伐纣成功,开创了西周王朝;而带领奴隶起义,反抗贵族残暴统治的柳下跖,在史书里集恶名于一身,几千年翻不过身来。时至今日,没有人再会用“以暴易暴”的眼光看待周武王,反而还赠他一个前古明君的称号;也没有人会相信柳下跖“暴戾恣睢”到食人心肝的变态地步,应当重新审视这位在陈胜之前就登高一呼的起义首领。
难怪毛主席写下“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的诗句。
两个相近的成语,两段不同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