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写乐山美食,很多朋友在看,并且不断提要求,说要写这个,要写那个。实在是乐山美食太多,码字的速度跟不上大家的需要。乐山美食是乐山最好的城市名片,生为乐山人,我会一直写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乐山深厚的底蕴。
一个地方,饮食是当地历史演变进程最好体现。大凡饮食文化昌盛的,其历史上必然经济繁荣。《史记. 管晏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句话,道尽了饮食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石,其重要性历代统治者都很清楚。
饮食习惯的形成,跟当地很多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地域位置、历史传承、生产基础、人流构成等等。乐山历史上就是四川的咽喉之地,典型的水码头文化。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有五个地名,其中三个在乐山,峨嵋山、平羌小三峡、犍为清溪古镇。诗是写李白旅途的心情,但也侧面印证了乐山蜀地咽喉的地位。
乐山的美食,寻其根源,大多是因水路运输而发展变化的,这也是现在乐山美食高度复合性的原因。吸纳了因为旅行而带来的各地饮食特点,兼收并蓄,形成了现在的乐山味道。因为满足旅行的需要,乐山美食也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方便快捷,比如豆花饭、豆腐脑、面条等等。
乐山面条种类很多,特别是这些年发展很快,以浇头来分,有干臊、牛肉、鸡杂、杂酱、仔姜鸭等等,琳琅满目。但是真正乐山传承最深的,最为难忘的却是味精素面。很简单的道理,以前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哪有那么多人在选择浇头,能吃饱就不错了,快捷廉价才是绝大多数行色匆忙的旅客最佳选择。
味精在中国大规模使用,是从80年代开始。味精最大的特点是鲜味,谷氨酸钠对味蕾的刺激是一般调味品难以达到的。一碗面中加入一点点味精,就可以超越浓汤的鲜美度,也算是神级秘技。味精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价格很高,因其稀有,被聪明的乐山人引为噱头,遍大街的味精素面旗帜,至今仍是老乐山人的记忆。
除了噱头的味精,一碗味精素面还有几样必不可少的支撑。芽菜,乐山人喜爱的菜料两用原料,放得多是菜,放得少是佐料。乐山咸烧白、杨湾火锅、回锅肉等都要大量使用芽菜。在味精素面中,味精是神,芽菜就必定是魂,没有芽菜,乐山人不会承认这是味精素面。红油,川菜中最让人难忘的调料,上色、调味、润滑的第一选择。味精素面的红油,颜色正红,是辣椒面在菜籽油加热至辣椒素充分激发的状态,在辣椒应用中最辣的程度。菜籽油,四川人主要食用油,本身自带浓香,兼具食材表面的润滑,强化口感。再加上一点盐、香葱,一碗最淳朴的味精素面就成了。
许多人要问,没有花椒、胡椒吗?以前,还真没有。为什么,贵。这两种调料价格都很高,80年代一两素面几分钱,当然必须要同时给粮票,这么廉价的食物要放贵重调料,也是幻想。后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味精素面中,调料也就不断丰富。
到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味精素面渐渐淡出,以浇头为特点的干臊面、牛肉面,慢慢成为了主角。但是,乐山人至今也还坚守这份记忆,好些历史深厚的店家,也还坚持卖味精素面,如茶坊路的刘二孃、张公桥的味精素面等。
以前乐山人吃味精素面,会吼上一声:“老板,多抖点味精,加点红油。”老板必定笑答:“要得。”现在,这个简白精彩的对话是听不到了。希望乐山味精素面能传承下去,不只是好吃,还是对乐山饮食文化的传承。
欢迎转载,让世界了解乐山,让乐山走向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