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倾听

作者: 心念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1:44 被阅读0次
以礼倾听

表达之前要先学会倾听。

观察和倾听是一种礼貌,尊重别人也遵从自己。很多问题的答案需要在体验的感知中寻找,触感因人生阶段不同而不同。

最近的学习,找到了瑜伽体位法中的开关,好像整个人通透起来,视觉上的光很容易看见,但身体内在的光需要去感受,身体越清净,折射出的光越清晰,就像彩虹之于透明那般。传统瑜伽让人着迷,神秘之美妙不可言,越学习越能挖掘智慧的宝藏,启动开关,不费力的用力,不刻意不努力,缺少感受的体验没有灵性和生机,做动作本身没有任何功效,没有舒适和稳定的保持都算不得Asana,你只是在浪费精力和时间周而复始的消耗生命,而没有为躯干储备更多的能量。你有觉察到最近的情绪变化吗?是否此时正在“锻炼”身体,彼时匆忙中接了电话暴露了情绪的短板,让你看起来判若两人?你有没有一边暗示自己保持冷静,一边因为小事暴跳如雷难以自控?

也许我们应该花点时间检省自己,相反却喜欢花更多的精力关注别人,暗生嫉妒的心没有让你学会祝福,只想幸灾乐祸别人的失误。所有不平衡的心态和情绪都是身体的毒素,吞噬着灵魂,若没有智慧的升华,很难察觉自身的变化。相由心生,愁容满面的脸很难绽放出迷人的微笑,时间久了,脸上的皮肤会随着身体的内脏器官一起变得沉重向下,没有了向上的力量,整个人都没精打采失去活力。美之状态,和年龄无关,由心态决定。

我们确实关爱自己太少,不懂得如何去滋养。体位法的练习是身体层面的滋养,唱诵和冥想是心灵层面的滋养,内在的滋养也可以通过食物、研读经典来丰富自己。老师提到瑜伽经上关于体位法的解读,让我肃然起敬,以前对瑜伽的认知算是在正确理解的路上播下了一颗种子,现在开始生根发芽,人的潜能释放,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越去理解越是深刻,境界越高,意识层面越清晰。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取决于眼界,格局的大小,决定你和谁在一起,佛看众生平等,因为慈悲为怀。

滋养自己,就要积极做着正能量的心灵建设。模仿和追随强者,是所有群居动物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生存本能,追随并模仿,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能力。

“吾惟俟命而已”对生命的感知和观想走向上三轮,你会觉得听天由命也是一种机缘巧合。静坐冥想,会获得心意的稳定,一颗心终于止水不波,如果行事有自己的操守,只管本着原则做事就好,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安稳妥当的生存方式,做好自己的本分,至于穷通贫富生死存亡,让它“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为命为运之路,气顺者昌,气逆者“亡”。有时候我们的处境相当困难,内心的坚守几乎接近崩溃边缘,所以当务之急必须找一个强大的能够让自己真正信服的理论来支撑意志,使自己对一切烦恼,所忧惧的都能够释然,举世皆非而不加沮,无困于心,不惑于理,此不失为滋养我们内在的动力。

连接到经典,让身心回归传统,当是最好的学习瑜伽之方法,是通道也是捷径。—Queenie2018.5.18

相关文章

  • 以礼倾听

    表达之前要先学会倾听。 观察和倾听是一种礼貌,尊重别人也遵从自己。很多问题的答案需要在体验的感知中寻找,触感因人生...

  • 请善待我们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我们人生遗憾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以礼承事;父母去世了,以礼安葬;逢年过节时,以礼祭祀...

  • 宋代汝窑天青釉琮式瓶

    《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

  • 以礼

    人们都喜欢有礼貌,热情,乐观,干净,好看的人,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样总是很累,可是呢,如果不这样,你会更累,别人会疏...

  • “圭”——中国玉的代表

    “圭”最初只是用于礼祭的礼器,《周礼.春宫.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以...

  • 和田玉圭,仿古猪龙,纳福迎祥

    圭,中国古代六礼器之一。 《周礼_春官_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

  • 以礼行孝

    《论语》第二篇《学而》篇中,孔子多次谈到何为孝?不同的人来问,孔子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下面这句话是描述“孟懿子问孝...

  • 以礼为先

    坐过高铁方知火车的慢,那是一种和时间进行拉锯赛的感觉。它就这样在铁轨上缓慢地前进,脚下“咯噔咯噔”的车轮转动声...

  • 以礼待之

    昨晚快下班时,经理让我今天给一厂商回复:他们的撤柜申请总公司不批! 这个厂商前段时间已经口头申请撤柜了,但根据合约...

  • 以“礼”服人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讲礼貌 比如每次吃饭的时候,长辈都会要求小孩把亲戚们都叫一遍 叫叔叔,叔叔!! 叫阿姨,阿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礼倾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q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