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选之文世界文字传奇史话
叶平:文字传奇史话|楔形文字13

叶平:文字传奇史话|楔形文字13

作者: 叶老师yp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1:34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楔形文字传奇

13. 楔形文字伊甸园

进入1847年以后,罗林森在巴格达领事馆别墅里,继续研究贝希斯敦抄回来的摹本,竭力破解楔形文字的全部奥秘。他把我们从波斯,带到了楔形文字真正的故乡和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希腊语 “河流之间的土地”,“美索”(Meso)本身即“之间”的意思。这是古代希腊人及其继承者罗马人对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流域地区的称呼。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河谷

美索不达米亚连接欧、亚、非三大陆,周边基本上被沙漠、山峦和大海环绕。

而在沙漠、山峦和大海包围的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因河水定期泛滥,留下了肥美土地,容易开垦也容易收获,非常适合农业发展,在地图上好似一弯新月,被称为 “新月沃土”。

这正是我们今天才懂得的地缘政治: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自古以来就会被多个民族反复争夺和反复绞杀——沿高山而下可以直捣广袤平原中枢,逆沙漠而上便是绿色一马平川。这也是苏美尔楔形文字会被多个民族不断借用的根本原因。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图

与我们已经或将要涉及的故事相关联:两河流域东部是伊朗的扎格罗斯山脉,波斯帝国的贝希斯敦传奇在此上演;北部是土耳其的托罗斯山脉,赫梯人曾据此为王;西南是叙利亚沙漠,以色列人和腓尼基人紧临地中海生生不息;东南面濒临两河入海的波斯湾,埃兰人曾在这里繁衍生长。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土耳其(赫梯古国)发源的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大河,蜿蜒流淌注入波斯湾,看到我们已经熟悉的一些古国、古城和山脉的地理位置,如波斯、贝希斯敦、扎格罗斯等等,还有更多即将出现在故事中的古代地理名称,如亚述、尼尼微、埃兰、苏萨、阿卡德、巴比伦、苏美尔、乌鲁克、乌尔等等。

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耶和华在东方伊甸造了一个乐园,把按照自己形象造的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安置在那里。

伊甸园究竟在何处?至今都还有争议。但《圣经》明确说道:“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了四道。”四道即四条支流:

第一条叫比逊,那地方出产纯金、珍珠和红玛瑙;

第二条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境;

第三条叫希底结,流在亚述东面;

第四条叫河伯。

现在依然存在的河流只剩下两条:“希底结”(即底格里斯河)与“河伯”(即幼发拉底河)。“伊甸园”的地理位置只能在“新月沃土”怀抱里。

《圣经》里的伊甸园

伊甸园唤起了人类对文明肇始本能的追忆。上帝既然在这儿造人,难道不会在此造出文字?《圣经》记录了人间最早的天堂“伊甸园”,历史也会按照《圣经》的描述,轮番上演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等悲喜剧,直接影响到数千年楔形文字的“悲欢离合”。

美索不达米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王朝兴衰,战火不绝。国家、城邦和民族多得似乎令人摸不着头脑,错综复杂的程度绝不亚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为了简化和厘清楔形文字发展的脉络,参照与我们故事有关的历史,以今天的巴格达为界,将两河流域的古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在底格里斯河上方,称为亚述,南部在两河交汇处附近,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苏美尔是两河最早的古国,阿卡德后于苏美尔出现,这两个地方后来统一成了巴比伦。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作家房龙曾经写道: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你打过来,我杀过去,正可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楔形文字也就伴随两河民族的“大打出手”而发生、发展、传播、变异和消亡,留下了众多的千古之谜。

亚述军队攻城掠地浮雕楔形文字最早由北方迁徙而来的苏美尔人发明,然后持续不断的讨伐征战和改朝换代,闪米特族人和非闪族人,包括:阿卡德人、阿摩利人、埃兰人、赫梯人、乌拉尔图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轮番上场,约有15种不同语言都借用它来书写和记录文献,大约使用了3000多年之久。就像我们今天用拉丁字母表达英语、法语、德语,甚至汉语拼音一样,楔形文字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通用”文字,直到公元前后才最终被字母文字取代。

若省略一些不太知名或不太重要的城邦、国家或民族,美索不达米亚先后采用楔形文字的古国,顺序大体为:

苏美尔—→阿卡德—→亚述和巴比伦—→古波斯。

令人费解的是,楔形文字的破解顺序却正好相反:

古波斯楔形文字—→阿卡德楔形文字(包含北部亚述方言和南部巴比伦方言)—→苏美尔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发展的中间那一环节,可以解释为:公元前2371年闪族人萨尔贡建立阿卡德王朝,首次使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其后,同操闪语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分别采用它来书写自己的文献。虽然后两种文字本身有所差异,但仍被统称为孪生方言的阿卡德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文明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不同,它是一个“死了的文明”。在近现代考古发掘发现这一文明之前,当地的居住的阿拉伯人,因为不是古文明的直接继承者,只能把偶尔发现的古代碑铭当作神奇物品,而揭秘文明的楔形文字就埋在土堆下的泥板或者藏身在悬崖绝壁。

幸运在于,复杂楔形文字破解能顺利进行,就归功于古人埋在土堆或藏身悬崖的许多双语(或三语)对照文献,比如有“破译楔形文字钥匙”之称的贝希斯敦三语铭文,罗林森目前还在做的这件石破天惊的事。

下一篇> 第二章 楔形文字/14 攻占苏萨城

 返回>目录&序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平:文字传奇史话|楔形文字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s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