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班的人是越来越少,公司里显得有些冷清。即便是还暂时滞留的人,也大都无心工作,同事之间打招呼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啥时候走啊?”
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离家一年,就等着春节能回家团聚,刚过腊月二十,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人的身边呀。
昨天中午吃饭,一个同事说“我要2号上完班才能走呢。”
“哎,没啥意思,这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最后几天来上班也是坐在那儿玩手机~”
哈哈,他应该是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吧!?
自打我上大学起,这种“年前盼回家,年后要调整”的过节状态,我已经经历了7/8年了,以前倒也没觉得有啥不妥。
直到,那天看到猫叔发的一行字:
快过年了还踏踏实实干活,假期结束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人,牛(赞赞赞)
我突然想起去年曾经在简书上发过的一篇文章——《我感冒了,所以我不能做这件事了》,虽没有猫叔的见解深刻,但也触到了那么点思想的本质。
我在文中说——
“人生总是有很多「重要时刻」,比如要考试,要应对检查,项目要验收,要结婚,要生娃了……生活中也总有情绪波动的时刻,比如失恋、亲人去世、事业受阻……如果每每在这种「特殊时刻」,我们都宽慰自己:我先放下手头重要的事情,等这个事儿过去后再捡起来,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也只能做一个「间歇性努力者」。”
▼
其实,每个人都很努力。
那人跟人之间巨大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呢?
原因就在这些「特殊时刻」——
路好走的时候,我们都能轻轻松松往前赶。而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往往就出现在那些“路难走”的时刻。
这就像小时候考试,考题容易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能考个90+,成绩稍差的学生会对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嗤之以鼻“切,你不是优等生吗?不还是只比我多个5分,你考98,我也能考93呢。”
殊不知,等到题目变难,全班成绩惨不忍睹的时候,差距就分出来了。平时成绩差的学生,这次只能考个50/60,但优等生还是95+。
所以说,要看一群人中谁是高手,就给他们丢个难题就好了。
那些“人生的优等生们”,他们面对「特殊时刻」、「重要时刻」是怎么做的呢?
公众号“一只特立独行的猫”的主理人星姐生二胎的时候,也不忘更文。别人笑话她“你也太拼了吧!?”
她回答:“我这算什么?看看人家阿何,过年都不休息的,他说他还要利用这个时间开发个课程。”
唐家三少,连续十多年坚持日更上万字,年入数千万,哪怕是在结婚、生子这样的重要时刻也不例外。直到去年爱妻木子去世,三少专门为她断更。
注意,这个“断更”与常人的断更有质的差异,因为,他是专门为了他最心爱的人,用自己另一件最心爱的事来表达,表达哀思。
总结起来,就像猫叔所言,优秀的人是能够在春节团聚、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以及情绪受影响的时候,仍旧坚持做好手上重要事情的人,我称他们为——真正「活在当下」的智者!
▼
可惜我现在的心境还达不到这种状态。
过年多多少少都会受影响,回家前就开始浮躁,回家后只顾玩乐。
在我的记忆中,唯有一次,我在春节的时候,心特别静,在年三十儿晚上,家人们都热热闹闹去看烟花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灯下写作业,而且是认真地写作业。
当然,我不是被大人逼的,我是自己想去做这件事。恐怕也只有我自己能叫得动自己了,因为我是一个讨厌被人控制的人。
那一年,我十三岁,上初一。
回顾过往,为什么自那以后,越来越难有那样的心境了呢?我想,可能跟这个时代,跟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些关系。
信息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追着、赶着,生怕慢一点就赶不上了。赶不上什么呢?我不知道。
只是发现,我们过年前那么热切地盼望着回家,身在异乡的时候,无数次想象着家乡亲人的脸;过年回家了,却还是热衷于在微信群里抢红包,跟朋友视频;学生们寒假放久了,过完年就开始盼望着上学……
我们习惯了,活在这种期待和回忆里。
▼
就像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年会,开之前,满是期待,每天都拿出来跟同事讨论一番。真正到了年会现场,却坐在那儿刷手机、打游戏。
周一那天参加我们公司的年会,我就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现象还真的是超级普遍呢。所幸我的手机在大剧院没网络,所以全程盯着舞台看,看主持人的台风,看同事们的表演,也看观众们的反应……
结果就是,我感觉很开心,虽然也没抽到奖。
因为,我在「体验」年会,我活在了这个当下。
是的,我2018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意识到「体验」的重要性。
我开始放下手机,专注于吃饭,闻到了久违的饭香;我专注于跟家人的聊天,即便是离家这么远,我也感觉自己的心与他们在一起;我刻意留出时间,专心地去运动、去做练习、去休息,于是,我的内心慢慢变得充盈……
所谓“日拱一卒”,踏踏实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哪怕是要过年了,要回家了,也别忘记,我们每天的「日课」——修行不分时候。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