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664600/59cd560a1b2aec21.jpg)
[原文 ]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
“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
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
‘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
十数而未止也。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矣。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
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
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
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
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闷然而后应,氾然而若辞。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
寡人卹焉若有亡也 ,若无与乐是国也。
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 :“丘也尝使于楚矣,
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
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
不见已焉尔,不得类焉尔。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
皆无其本矣。
为天子之诸御,不爪前,不穿耳;
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
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哀公曰 :“何谓才全?"
仲尼曰 :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窥乎其始者也。
故不足以汩和,不可人于灵府。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
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
“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
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64600/0bdd87c16f15dd97.jpg)
[字面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卫国有个形貌丑恶的人,叫哀骀它。男人和他相处,思幕他而不能离去。
女人见到他,请求父母说 :“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他的妾。” 这样的女人有十多个而不止。
未曾听到他倡导什么,只见他常常应和别人而已。他没有君王的权位去救济别人的死难,没有积聚的钱粮去使人肚腹饱满。
而且相貌又丑恶得让天下人害怕,他只应和而不倡导,智慧也不超出人世,可是女人男人都到跟前亲近他。
他必定有异于常人之处。我召他来一看,果然丑陋得让天下人惊骇。和我相处,不到一个月,而我已经感觉到他的为人的高明了;
不到一年,我就很信任他了。国内没有宰相,我就把国事委托给他。他心不在焉地,又漫不经心如同推辞一般,我觉得很惭愧,最终还是把国事委托给了他。
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了。我忧闷得若有所失,好像在这个国家没有人和我共快乐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 :“我曾经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突然很惊慌,都抛开母猪逃走了。
这是因为死去的母猪对小猪不再有任何感应,不像活着时的样子了。它什所爱自己母亲的,不是爱它的形貌,而是爱主宰其形体的精神。
战斗死去的人,安葬时不用在棺材上加饰物 ;被砍断了脚的人,不会再去爱惜他的鞋子。都因为失去根本了。做天子嫔妃的,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娶妻的内侍留在官外,不得再为役使。
为保全形体的完整尚且要如此这般,何况保全德性完备的人呢?现在哀骀它不说话就能使人信任,没有功业而受人亲敬,能让人把国事委托给他,还担心他不接受,他必定是才全而德性不表露在外的人。
鲁哀公说 :“什么叫做“才全’呢?
孔子说 :“像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与誉,饥渴冷热,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运行。
它们日夜交替着展现在人们眼前,而人们的智慧却不能窥伺这些变化的起始。所以这些变化不足以扰乱本性的平和,不能进入我们的心灵。
使心灵和顺豫乐通畅而不失去怡悦的天性;使日夜没有间隙地保持着与万物相处的春和之气,使心灵和万物相接而产生和谐感应。这就叫做‘才全’。”
“什么叫做‘德不形’?”
孔子说 :“平,是水静止的极端状态。它可以成为我们取法的准则,内心保持水的静止状态而不被外界变化所摇荡。
德,是完满纯和的修养。德不露形迹,万物自然亲附不离。”
鲁哀公后来有一天告诉闵子说 :“开始的时候,我居国君之位而统治天下,执掌着治理臣民的纲纪而忧虑百姓的死亡,我自以为十分通达了。
现在我听闻了至人的言论,担心自己没有实绩,轻率地动用自己的身心而使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我和孔子并不是君臣,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