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第二周,“职场玻璃心”相对第一周好了许多,工作上也更为顺手,但忽然意识到自己目前存在的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它们正在悄然改变我的做事方法,思维方式。
凌枫01 “应付”心态
从小就一直听老师说“不要应付我,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只是这话听完也就完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不喜欢的科目,作业该抄就抄,喜欢的科目,自己会认真去做,当时觉得这是“精力的合理分配”,“应付”这种说法对我来说并不成立。
可是曾经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某些事情随便应付的做法,正在悄然改变我的思维方式,以致于当自己在做重要的事情时,也会应付过去就自以为结束了。
昨天领导要我在图片上加水印,因为当时用的是同学的电脑,只有ps,所以立即去网上搜教程,结果在调整字体颜色的时候出了问题,无论怎么调,水印不是不明显就是太明显,总之就是不合格,四十分钟之后,还是没有满意的成果,于是决定转战美图秀秀,花了大概二十分钟,所有图片的水印就处理好了。又急匆匆的交给领导审批,好在过了,心里舒了一口气,结果自己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去做其它事去了。
昨天一天,我都没想过要把ps加水印学会。
而意识到如果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还是不会用ps,是在今天早上了。
以前经常看到类似不会什么什么,然后因为工作之类的自己就慢慢积累,最终成为大神的文章,自己也想当然的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现在我才意识到,如果你不主动,如果你对自己不负责,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时间,你和别人的成果永远都会有差距。
应付的心态让我觉得,领导过了,这事就结束了,而“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还是不会用ps”的想法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久而久之,该不会的还是不会,但是为ps花的时间会让我误以为自己在学ps,误以为自己很努力,即使最后效果不好。也许那个时候,我又会为自己找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花了时间还是没学会ps,永远也不会意识到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虽然今天学会了ps加水印的方法,看似解决了问题。但说实话,这种“应付”的心态让我细思极恐。我害怕自己还有其它并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不好的想法,而理性告诉我,“不好的想法”绝对存在,只是我目前还不知道究竟是哪些,只能依靠不断地自我总结慢慢发现,而我希望这个发现的时间点尽可能提前一些。
02 对事物的好奇心不强烈
“愿你我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曾一度成为我对朋友的生日祝福语,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莫名其妙的喜欢这句话。现在想来,那大概是对自我的一种麻痹吧。
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新鲜感,愿意去探寻钻研的人,但那也就仅仅是自以为了。
也是这周发生的一件事情,周五晚上公司有个小活动,而领导都不在,所以就由我和另一位实习生去负责,因为我俩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准备的不够充分,去到的时候地点换了,也没来得及通知参加活动的人,因为和参加活动的人的联系也只是通过微信后台,虽然有他们的联系电话,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登录后台,当自己正在下载微信公众号助手APP时,同去的实习生说:你不用下载,它有服务号,微信上直接就能登。等他把名片推荐过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服务号我早就关注了,但是我一直都没有点进去看。
说实话,当时老脸一红。因为我们俩都做过微信公众号的工作,但是他知道,我不知道。
一直关注,但从未点进去看过,也从没有想过这个服务号有什么用,我可以利用它做些什么。对事物的好奇心不够,只关注和自己直接相关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说,连和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都没有想过去探索,只会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安慰自己做得不错。
久而久之,眼界的局限必然会慢慢扩大。
同样这也是细思极恐的一件事。
03 不主动搜集知识,知识储备不够
当然,可能知识储备不够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目前就我来说,不会主动的去搜集知识是最为要命的。直白的说法就是,虽然在滴滴实习,但假如你问我,五星好评对滴滴司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是答不上来的。
进入一个公司,对公司的业务知识,管理制度等的信息,不说信手拈来,但知道个具体才是正常而且合理的。但是在今天之前,我同样是没有意识到要去了解的,虽然今天补上了一部分,但这也表明我目前的个人眼界是狭隘的,更不用说格局如何。
至此,开始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都是自己曾经的选择。我选择不继续去学ps加水印,选择对周围的一些事物熟视无睹,选择安静的待在原地,不主动的去探索,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后知后觉的自己。
我还是不知道接下来工作会怎么样,我会把未来过成什么样,只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警示自己,然后再不断修正。
还是那句话,希望我明天的表现更好一些。
晚安
2017.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