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把自己订阅的课程列入学习计划,然后要求自己每天去完成。
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别享受这种状态,每天都很努力的去学习。这样持续的坚持做一件事原本应该是件快乐的事。
可是最近这件事的性质有点变了。我发现自己处在一种为了学习而学习之中。
啥叫为了学习而学习?意思是没有思考的学习机器。表面给大家的印象是所谓的“学习达人”。背后的实际是“读死书,没思考,没想法,没实践……”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某一天。那天,我从起床开始就投入了忙碌,最初我还惦记着我的学习计划,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完全把学习计划抛在了脑后。(这种现象在之后也偶会出现。)等我从工作中回过神来时,一天已经结束了。我望着屏幕上打卡中指向12点,心里责怪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
这件事之后,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我的学习计划依旧,而我也仍然处在学习的状态中,比之前好的是,我偷偷的减少了学习的量,期望学习得到改善。
昨天,我有很多的空闲时间,但却没有去学习,因为感觉很累很累,知识在大脑里无法形成体系……
我问自己,要放弃今天的学习吗?理智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但身体却诚实的没有行动。纠结和挣扎之间,还是选择了放弃。其实,在选择放弃的那一瞬,我感觉到压力的释放。
晚上复盘时,我把最近累计的学习成果梳理了一下,找到了原因。原来是自己看重的不是学习的质量,而是学习打卡这个行为。这是个很大的学习误区。
学习打卡这件事原本是用来让大家把学习结果输出而出现的,目的是监督学习者的学习,有这种方法到逼输出。
对于有强烈学习愿望的人来说是推进器,但对与学习动力不足的人来说是考验,是压力。抗的住,你会喜欢,抗不住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但我不是学习动力不足的人,现在的学习都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思考后得出结论:
1.攀比。之前比我晚进入学习的伙伴,因为每天坚持学习,学时分早把我甩出一天街了。由于之前并没有刻意坚持学习,选择想通过每天学习赶上,甚至是超越。
2.不合理的学习计划。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课程。好多个品类,无法聚焦,导致自己深度思考混乱,知识体系建立不全。
复盘结束时,我意识到自己掉入了学习的误区。
其实,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目的选择去学习不同的知识。学习知识本身时增长知识,但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转化和实践,这样的知识学习没有意义。
我们选择学习,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用的。如果你也如我一样偶尔走人了学习的误区,没关系,和我一样,走出来就可以了。
学习是件持续终生的事,就如世间许多的美好一样环环相扣。人生有多长,学习就有多长。只是,我希望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是快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