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80685/8f5a0d38cf18eaae.jpg)
最近在melody的为伊女性群里分享了如何愉悦地养育孩子这个话题,并将分享的内容整理成了两篇文章。第一篇聚焦了孩子的行为,第二篇聚焦了妈妈的心态。我一直都觉得养孩子的过程应该是愉悦的,不应该是拧巴的,虽然辛苦在所难免,但是幸福感一定是大于这份辛苦,而这份愉悦是建立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就是养成孩子的好习惯。规则意识铸就了孩子的好习惯,自律意识会让好习惯成自然。能够学会自主管理不仅对孩子的一生有巨大的裨益,还会让父母变得更轻松,亲子关系变得更和谐,从而也让父母尤其是是妈妈从无尽的焦虑与疲惫中解脱出来,实现家庭与个人生活的正向循环。
有界线感的父母就会培养出有界线感的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知道什么不能做。父母拥有管教孩子的权柄,并要善于运用它。我们管教孩子,绝不是因为孩子有多大的问题,而是为了培养出独立自主又有界线感的生命。管教的出发点是最深沉的爱。
一、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首先,对于小宝宝而言,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好好吃饭和好好睡觉,如果这两点培养好,父母就能轻松一大截。最好将吃饭和睡觉的规则形成家规,来督促家人共同践行这两点习惯的培养。在规则的培养上,家人一定要达成一致。
1、吃饭的规则:
吃饭不可以玩耍,不可以一心二用,不管是最早的喝奶还是之后吃辅食,进食都要专心致志。恬恬从小吃饭我们都不给她玩任何玩具,吃饭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要专心才能够享受吃饭的乐趣。父母也要做好榜样,比如吃饭的时候不玩手机。
孩子会坐的时候吃饭就要用餐椅,不要抱着进食,这样大人会更轻松。恬恬很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不爱做餐椅,我狠心与她抗争了一段时间,不坐餐椅就吃不了东西,她在抗争无效之后乖乖顺服了,从此之后吃饭吃得又快又好。
尽早让孩子学会自主进食,从自己用手吃,到用勺子,再用筷子,哪怕吃成小花猫也没关系,父母或者老人都要控制住帮忙的欲望,让孩子明白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代劳。恬恬一岁多就开始用手自己扒拉着吃,接近两岁开始用勺子,两岁多开始用筷子。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一手筷子一手勺子左右开弓了。她良好的进食习惯一直让我们很省心。
绝对不要追着喂饭,更不要用玩具诱惑孩子去吃饭,如果孩子不想吃,那就不勉强,哪怕饿一顿也没关系。吃饭一定要在餐桌上进行。如果一顿饭没吃完小朋友就闹着要离开餐桌去玩,那就说好如果要去玩就没有饭吃了,不会留饭,更不会有零食,只能等到下一顿才能吃。很多小孩子吃饭吃到一半就去玩往往是因为家人会留饭,所以就有恃无恐。不要这样,让孩子明白如果这顿不好好吃就只能饿着肚子等到下一顿。追着喂饭和吃太多零食都会让孩子没有饥饿感。事实上,让孩子饿一饿,吃饭才会吃得更香。大人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
2、睡觉的规则:
不要哄睡,更不要抱睡。许多妈妈很疲惫就是因为孩子需要抱睡或者哄睡。我家两个孩子从不抱睡,老大是睡前看完书之后就上床乖乖自主入睡,老二是八点喝完奶就趴那睡着了。正因为两个孩子不需要哄睡,我才能在他们睡后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戒掉哄睡的习惯要趁早。习惯是越早培养越容易。恬恬姐姐是百天之后开始培养不要抱睡的习惯(事实上她百天以前需要抱睡确实让人很疲惫),开始用音乐逐渐替代了抱睡。因此,在养老二的时候就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从月子里就尽量避免抱睡,比如用白噪音的方式,不要在睡觉的时候一哭就抱,可以在背后轻拍,这样妈妈会轻松很多。
建立睡觉的仪式感,这一点对于小宝宝尤为重要。小宝宝是洗澡-抚触-喝奶-睡觉,大宝宝就可以是洗澡-看书-睡觉。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入睡,作息要有规律,形成生物钟。
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习惯。恬恬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开始自主入睡,事实上可以更早,因为笑笑弟弟现在就学会自主入睡了。自主入睡的原则是不要看着孩子入睡,陪睡这件事情会消耗掉父母大量的时间,很有可能孩子会因为兴奋迟迟不肯入睡。我当时培养恬恬自主入睡的方法是参考了《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德国的育儿专家,给出了非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我告诉她妈妈并没有走开,而是守在门口,每三分钟就会过去看她一眼,亲亲她,如果还没睡着,妈妈等三分钟再去看一眼,一直到孩子睡着,这样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恬恬在一周之后就能够自主入睡了。
3、好好说话的规则:
告诉孩子,只有好好说话才能获得回应。孩子肯定会有无理取闹甚至是大吵大闹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用和孩子对吵的方式来回应,这样只会激发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失控。孩子大吵大闹其实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希望父母可以妥协,那越到这种时刻就越是要坚持父母的原则,冷处理,暂停一下,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待会,先学会冷静下来。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和孩子讲道理。不要和孩子陷入权力上的争斗。“针尖对麦芒”大家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父母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应对,态度和善而坚定,孩子也才能跟随。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要学会对孩子说“不”,父母要有管教孩子的勇气,不要惧怕因为管教而失去孩子的爱。圣经里有一段十分经典的话:“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在教养孩子上,要有长远的眼光。
不要和孩子争论对错,先树立规则意识,再让孩子将规则内化。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言行一致,设立好的规则一定要遵守,不要出尔反尔,更不要轻易妥协,才能树立父母的权威。
二、让孩子学会自律:
只要我在家,晚饭后和睡觉前我都会陪恬恬一起看书,亲子阅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带来的巨大好处就是恬恬现在饭后和睡前就会自己去看书。而且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有书,恬恬随手就可以拿起一本书来看,这让书本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一个好处是,她很早就会认字了,有很多绘本读了多遍之后她就开始记下并且自己比照着读,刚开始是凭记忆,后来就自己学会了认字和自主阅读。从三岁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到四岁开始读一些复杂的绘本,从咿咿呀呀到绘声绘色地讲述,她一直乐在其中。并且现在,她学会了给弟弟念书和讲故事,这对于弟弟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要给孩子留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合理地支配,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律意识的养成。我不太赞同把孩子所有的业余时间拿来报班,这样孩子会丧失锻炼自主安排时间的机会。给孩子机会,相信他们。
我经常会留一些自由的时间,恬恬自己看书或者画画折纸,我也看书或者做其他想做的事情,这成为了我们平静祥和的时光。阅读是我的一个习惯,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她的习惯。包括有时候我中午想休息一下,她又不想睡,为了不打扰我,她就会在我身旁安静地看书,我能够隐约听到她翻书的声音,窥到她自觉而专注的神情,时光仿佛慢了下来,那个时刻让我分外感动。学习最大的乐趣是来自于主动,而非被动。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才能开放出自律的花朵,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另外,让孩子多帮忙,多参与家里的事物。我会让恬恬帮忙收拾碗筷,给弟弟拿东西,并赞赏她的努力,称赞她是一个很棒的姐姐。孩子会从这些“付出”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收获价值感和归属感。
我们管教孩子,最终是为了让孩子能自己管好自己。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
推荐书目:
《为孩子立界线》
《管教的智慧》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正面管教》
《孩子:挑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