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27753/0823c6ba05088675.jpg)
众口铄金这个词的意思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开始微调着它所代表的含义。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把人跟人的联系扣得更加紧密,手机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联网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成为了媒体的主播和受众,人人都在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粉丝们随时可以关注自己。微信提供的朋友圈功能,就是最便捷的一个公告栏。
小学到高中阶段,我是一直出黑板报的。黑板报大家都知道,是校园里展现给公众的媒体平台,校园文化就在这黑板“报”上跃然纸上,呈现出来。我的小学生活和中学生活都是没有手机和Pad的,所以彩色的媒体,可能也就只有家里的电视和学校的黑板报了。我是负责黑板报的版面设计和插图绘制工作的,所以现在的我在讲课时,跟学员常说我的课件是手绘的,但就是高中黑板报水平了。要是当年再学习学习美术,应该画的会更好看一些。
言归正传,今天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众口铄金的协同教育创新》,我想说的是,教育培训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变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来完成的事业。思维的习惯使然,一旦出现三方的时候,我就开始在脑海中建立一个事物的模型结构,然后类比另外一个行业领域的客观规律,我把这种思维的创新称之为“通感创新”,也就是在另外一个行业领域大家熟知的规律和现象套用在理解一个新生行业当中,结构是极其相似的,这种打比方的方式促进了学员对新生事物的理解。通感创新的方法应用在人才教育培训的领域,我们可以用软件行业的面向对象编程模式来类比教育行业的面向人的塑造工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7753/90237ba34f700e7d.jpg)
软件处理的是数据,教育处理的是人,数据有多个属性,人有多方面的素养,数据存储会有不同的视图来展现,人会有不同的才华和能力展现。我们把人比做是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话,其实硬件方面,人跟人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差异大的是软件方面和输入的数据。人的软件如同手机的操作系统分为IOS或者Andriod,有的人是一套看上去封闭的系统,如同艺术品一般,只有懂得的人才能互动;有的人则是一套完全开放的系统,与整个世界相联,可以驱动周围所有的人与之协同。学校教育就如同给我们人安装操作系统,家庭教育如同给我们提供硬件升级,社会教育就像是一个个的APP,安装到我们的身体中,让我们具有面向职业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我要说的协同教育创新,对一个人而言,由学校老师、家庭导师和社会导师三方的共同编程,来完成生命操作系统的植入。
众口铄金,众口指的就是老师的口+家长的口+社会导师的口,铄金就是金子般珍贵的人才是集体功力炼就的。人作为一台量子计算机,只要一出生,就开始了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运行,直到生命的结束。纵观人这台量子计算机的贡献,在其生命的终点来看,不是输入决定了你的一生,而是输出决定了生命的价值。活到老学到老是输入,活到老干到老是输出。黄金是自然界的稀缺资源,时间是你生命的奇缺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