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我也特别爱书,尤其不喜欢在书本上写写画画,我也不喜欢折书页,我读书总是用书签,读到哪儿,书签夹到哪儿。因此,我的书都是干干净净的,特别珍爱的书,还用漂亮的彩纸包壳。
以前我不喜欢把书借给别人,总觉得书也算作是自己的贴身物件,借给他人,总有隐私被偷窥之嫌。后来,找我借书的人多了,也不好每次都推脱,慢慢的,也就能接受把书借给别人看了。
但有些人不爱惜书,等还回来的时候,书变得面目全非,脏兮兮,一页页书角翻卷起来,我看着心都疼了,那种心情就像看见自己最爱的人被人糟蹋一样。
这样的情节伴随我很长时间,后来年岁渐长,慢慢地适应了人情世故,明白了人不能总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很多时候得委屈自己去适应社会。
最近看到一篇李晓明为《萧红.小说散文》所作的序——《一套批注式阅读的好书》一文,不在书上写画的习惯似乎要改变了。
李先生在序言中说批注式阅读的好处有:
1.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思维能力。
2.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
3.批注式阅读促使读者自觉扩大阅读的广度。
4.批注式阅读为读者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其实,我读书也喜欢思考也经常写批注,但我会写在笔记本上。现在想来,写在笔记本上终归没有直接写在书上便捷。写在书上,等第二次翻阅的时候,看到之前作的批注,也许又会有新的触动和感想。
所以说,自己一贯坚持的某些习惯,也许并不是好习惯。这事也告诉我,人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变,要经常推陈出新,思想上才有活水不断涌进来,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