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ll谈“甄”说“贾”

作者: 不及那单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04:55 被阅读0次

    ——《红楼梦》读书笔记

本文参加“疏食遨游客老师”主办的“红楼读书营”(第一期)活动,及“红楼写作社”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共品红楼。

作家张爱玲读《红楼梦》之后曾说:“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是石印本,看到第八十一回“四美钓游鱼”,忽然天日无光,百样无味起来,此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最奇怪的是宝黛见面一声之僵,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满不是味,这是一个天才的少女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对文字的敏感敏锐程度。

01、“甄”就是“贾”  假亦是真

张爱玲的观点,还是非常赞同的,当然,千人读红楼会有上千个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一点也并不奇怪。

对作者曹公的意图,不敢妄言。但自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斗胆怀疑,是不是曹公有意为之?因为在前80回里,对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早有暗示和安排。对他本人而言,不敢写或者没勇气去写小说的结尾,也是有这种可能的。

毕竟曹公是亲身经历过这个家族,由盛到衰,最后被抄家的惨痛经历的亲身目睹者。前80回如果是用血和泪来写,那么,结尾作者会不会脱离灵魂让世人来遐思构想呢?这便是“甄”与“贾”的开端,冥想一下,残缺美不一定不完整,如果是这样,那么红楼梦不仅仅是千古流传了。

红楼梦开篇,以甄士隐为引子,怀里抱着小女英莲,她便是后来的香菱,也只有香菱一人贯穿全书始末。可谓其“甄”也。

甄士隐赏赐帮助贾雨村。以贾雨村衬托后来的四大家族。以及与贾府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甄和贾”。

甄士隐在街上抱着英莲,癞头僧人哭道: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暗示英莲命运多舛。

甄士隐虽然富甲一方,因而他更是贾家的化身。从英莲丢失、葫芦庙失火、家破瓦解到流离失所,从而跟着癞头僧人出家,这不正是贾府的结局、宝玉的归宿吗?至于宝玉出家以后如何?看看甄士隐便知,小说前后呼应形成闭环。这就是“甄”中有“贾”,假中亦真的过程,以假乱真,“真事隐去、假语存活”之理。

02、读“梦”不醒  不醒入梦

慢雨穿帘过    洁玉展红泥

从小两无钗    束发非少年

半部红楼梦    道出人痴癫

此生非憾事    夕阳无限天

读红楼的确是让人刻骨铭心的。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但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艰难的。还有谁能做到“读梦不醒、不醒入梦”呢?恐怕只有作者曹公本人和小说中的贾宝玉莫属了。所以,作者曹公就是贾宝玉,贾宝玉便是曹雪芹的化身。这也是亦“甄”亦“贾”的表现形式。

红楼梦中有一条主线,一条暗线。主线以情为主,重点表现贾黛钗的爱恨情仇,体现大观园内的各色情缘。暗线以甄士隐和贾雨村为依托,表现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以及作者亲身经历的大悲大痛,泪尽血干,实在是刻骨铭心。

曹公的“草蛇伏线、灰延千里”的主张,本身就是“甄”亦“贾”来、假亦真的。

香菱被拐,贾雨村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从而使贾雨村成为贾府的座上宾。而在凤姐同贾琏的对话中得知,当初甄家在贾府是存了家财的,而这笔财富本应是香菱的,却变成了贾府的财产。可见,贾府的财富是用她人的血泪换来的,这应是曹公的本意。香菱越难越苦,越能反映出贾府的欺世盗名。可怜香菱一生有命无运,一首《苦香菱》道不尽香菱的心寒。

花来人间生富贵  苦辣酸辛伴红尘

先丢后院走了火  葫芦庙里变了天

一僧一道展红卷  咫尺之间落千年

盛世开元鸣太平  清风载月画长安

怡红书院有知音  可怜红颜无因果

有命无运苦香陵  无缘再度影自寒!

香菱便是“不醒入梦”之人,也是甄家留在贾府唯一的血脉。

03、去“甄”成“贾”真亦假

香菱学诗。还要感激林黛玉,他也一直心存善念。他俩的关系应该属于良师益友的关系,在黛玉的指点下,香菱也学着试做了两首诗。其一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此诗正是香菱的写照,其中“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道出香菱命运多舛的悲凉人生。香菱学诗,是甄家儿女的一次觉悟,而这样的觉悟太有限了,它无法保护自己,摆脱命运多舛的能力,只能任人摆布。

薛蟠自从娶了香菱就开始走霉运了,先是惹上人命官司,薛家的势力也渐渐衰弱下来,薛蟠娶了夏金桂,薛家更是鸡犬不宁。不谙世事的香菱,怎么会协调这里的关系?呆笨的香菱怎么会受到如此的待遇?夏金桂怎敢如此嚣张,这与香菱的软弱是分不开的。注定改变不了悲惨的命运结局。香菱死后,薛家也就此败落,这便是去“甄”的过程,而贾家也真的开始衰落了,去“甄”成“贾”真亦假。

04、成“贾”溢“甄”假亦真

香菱进入大观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个情是情不自禁之情。在宝玉的心中香菱也算是佼佼者。

脂砚斋曾评价香菱,“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第七回周瑞家的评价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

贾琏去薛姨妈那里,正好碰上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碰了个对面,生得好齐整。是在上京买来的小丫头,名叫香菱。竟与薛大傻子做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桃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的玷污了她。

香菱的品质能与蓉大奶奶的品格相提并论,可见,香菱的人品在大观园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薛蟠玷污了香菱,早已人皆共知,形成共愤。这便道出成“贾”溢“甄”、假亦真了。

05、去“贾”成“甄”

贾雨村为了补授大司马,不惜出卖贾府,落井下石,还向王爷透露贾府窝藏甄家财产的事情,致使贾府被抄,自己却荣登大司马,协理军机朝政。然而,他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小和尚状告他“乱判葫芦案”而下狱流放。从而结束了他鬼使魅魉的一生。

贾府的隐去、没落和贾雨村的落幕,表明因果循环,人间正道。李白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而,这正是贾宝玉走向甄士隐之路的开始,此时的贾宝玉便是第二个甄士隐,这便是去“贾”成“甄”所在。也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还是作者曹雪芹的《好了歌注》里有句话,最有说服力。“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相关文章

  • 红楼ll谈“甄”说“贾”

    ——《红楼梦》读书笔记 本文参加“疏食遨游客老师[https://www.jianshu.com/p/0905...

  • 我心目中的红楼梦(十一)甄士隐

    我心目中的红楼梦(十一)甄士隐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是贾家的一个缩影。虽然作者给甄士隐的笔墨并不多,...

  • 第4章 冷静客观解读《红楼梦》开篇人物贾雨村

    贾雨村和甄士隐,作为仅迟于“一僧一道”的出场人物,同时揭开了《红楼梦》的伟大篇章。 这里要谈的是贾雨村。 各位注意...

  • 《红楼梦》之贾雨村

    贾雨村和甄士隐是红楼梦的开篇人物,书中说甄士隐是神仙一类的人品,贾雨村相对来说就复杂的多了。 贾雨村出场是一个落魄...

  • 《红楼梦》甄娇杏的幸运人生

    甄娇杏是《红楼梦》中毫不起眼的人物,《红楼梦》中好多人物都是谐音。比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

  • 知恩不报和恩将仇报的贾雨村

    贾雨村,《红楼梦》里面林黛玉的老师,甄英莲的老爹甄士隐资助贾雨村五十两银子北上考取功名。 然而, 贾雨村真是个理性...

  • 《红楼梦》第120回

    第一二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贾政扶贾母等人灵柩到了南方原籍,安了葬。一日接到家书,看到宝玉、贾兰...

  • 读红笔记120:红楼梦已尽

    第12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先得到宝玉中举又失踪的消息,接着又知道自己已被...

  • 贾雨村与娇杏

    甄士隐、贾雨村就是《红楼梦》发展过程中串联故事发展的线。 甄士隐串虚幻,贾雨村串现实…… 就随便说说贾雨村吧。感觉...

  • 01红楼笔记0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01精一居士读红楼梦读书笔记0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红楼梦》第一章有这么一段话,谈的非常精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ll谈“甄”说“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ib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