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要把隐藏在心里已久的话题重新翻出来,让真理看个究竟。我喜欢的哲学家,都有一个前提,他们能够对所有现存事物进行怀疑一番,对前提尽可能合理地批评一道。接下来,我将谈谈中国现阶段的高考制度,以便让考生更加明确其前进方向。
“高考”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总在每年的6月7—8号,牵动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心。其重要性、神圣性,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阶,传统中的“一考定终身”“一考定幸福”就这样在普通人心中流淌着。
我们很幸运却又很不幸,幸运的是经历过那样的制度就能更容易感悟它以告后代,不幸的是你我生在那样的教育制度安排中不免容易迷失自我、丢失人性。
想起高考,我敢保证没有几个理性的个体愿意再去走一遍,只因身上的包袱把年轻的心和普通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说真的,高考造就了我,造就了我背叛、批判它的动力。当然,不是要在这里抱怨任何事情,绝对没有必要这样做。
中国的教育制度似乎备受诟病,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把学生弄得遍体鳞伤。今天就是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来高端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今天就以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的漏洞为载体进行作答。
高考制度不止一种,但都只有一个根本目的,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进一步培养,形成梯度人才层次(教学资源有限)。然,依据什么标准选拔创新型人才、偏才、怪才,是高考制度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考队伍庞大,最近年度徘徊在500万规模。各个地方教学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突出,因此高考选拔制度更多的是放在“公平竞争”上。
反过来,我们需要发问,出发点是公平竞争的东西实际能公平竞争吗?再者,公平竞争是否应该更多地转向创新型人才选拔上,无论怎样,社会更呼吁高效制度安排?
现阶段高考选拔制度,一直没怎么改变过,沿用着传统的科举制。国家为统筹兼顾到国度内的每一个角落,避免因教育资源落后所导致的“贫穷陷阱”,为每一个考生创造一个看似公平的招考制度。此阶段的高考制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浮现。
暂且不论因地理位置因素,各个地方的考生实质的不公平。发达地区的教学资源优良,就业机会多,当然吸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到此就学。
因计划招考人数在中西部固定(其实每个地方都得先照顾当地考生,考录比必然比外地高很多),而欲填报人数趋之若鹜,结果必定是最优秀的中西部地方考生到发达地区就读;对于中西部的院校招录发达地区考生而言,恰恰与前面相反,不太优秀的发达地区考生来到这些院校。
况且,不太优秀的东部发达地区的考生,其质量与从更偏远地区来的考生相比,还真的差一大截;最优秀的中西部地区考生到发达地区院校就读,他们的质量也远远胜过当地考生。针对此问题,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也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言它,只是为向那些自鸣得意之辈,发出警告。
上面所说的考生质量,其实是个不太容易界定的概念。到底什么叫高质量考生,这很值得商榷。正因为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能在同一层次进行公平比较,也就只能选择较次优的选拔方式来定夺考生质量。
你知道的,他就是高考分数,分越高质量越高,选择性越强。这不能算是一种最优的选拔人才制度,因为最优的制度始终是讲究效率、避免浪费的,须得把稀缺资源放在能够带来最大产出的位置。
反观现实的高考制度,往往不能够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最合理的位置上,消散了社会资源。很多地方还没有高考考试科目的改革,一般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四个科目。
为什么现阶段的制度不能够合理地挖掘出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不全是分数高的考生)?就只在于它对考生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是扭曲的,考生的兴趣不能得到满足,而灌输给考生的单调乏味知识可能并不是考生所喜欢的。
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同学,发现很多看似优秀的考生(高考分数高的考生),最感兴趣的并不在所谓的专业知识上。据我的观察,在大学里,优秀的文科考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阅读文学作品、练习书法、阅览历史、朗诵英文等版块分配完的。
几乎每一个文科状元都在研修古文,作得一首首好词、好赋,把历史事件讲得自成体系,书法技术之精湛堪比专业书法大家。但是唯一的缺陷是,他们中大部分都只是为顺应市场潮流、受功利主义影响而选择此专业,兴趣非所至也。
有人要反问,如果他们不喜欢,那考试怎么考得超级好,甚比那些把自己专业当成至宝的人士高出一大截?这年代,考试如果都是问题,证明你就彻底地落伍了,只要集中一段时间鏖战,功夫还真能出来。
他们对自己专业不甚感兴趣,就不可能比与之同起点却喜欢此专业的考生在此领域厉害。投资才有回报,但是投资的前提是此项目是你感兴趣的,熟悉的领域,否则将承担尽管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却也只能获得相同的报酬的尴尬局面。
大学里能够转专业,甚至很多大学允许跨院系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学校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学校内的跳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资源,倘若能够将范围扩大到全国,那将是最大程度上的合理配置模式。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高中阶段就得发现和挖掘每一个考生的相对比较优势,班主任将学生信息传递给校长。尔后,考生将自己的意向呈递给学校。学校将班主任递送的信息资料与学生本人的意向匹配(班主任总结的信息与考生本人的意向,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吻合的),若有不能匹配个人,则与考生面谈,要求其重新抉择。
最后,校长以学校信誉为保证将考生信息档案以介绍信方式寄送到各个高等院校。入学之后,高等院校再组织一场入学考试,以便进行双向选择。符合资格则留,不符则撤。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入自己喜爱的领域探究,而不是被动式地将其限制在诸如语文、外语上。
这就是市场制度安排,相对有效合理。退一步说,你认为这样做依然是在歧视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考生,他们不可能与全国发达地区的考生在同一梯度上竞争(何况偏远地区的孩子在与本地区较发达的城里孩子较量中已经够惨)。
这也能够解决,只需要我们在考试分数设置上,把地区间相差较悬殊的公共科目赋予不同的权重。整体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公共科目考生权数设置高点,较好条件地区公共科目考生权数设置低点。
比如,语文科目,西藏的权数为设为1,北京设为0.87,同为150,西藏为150,北京只有130.5。看到底能不能缩小地区间水平,能不能公平对待每个考生?当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时,就需要把自己的专业课程赋予同等权重,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兴趣在自己倾心的领域。
当然,现阶段我是不可能享受这样的制度安排。我也不需要,至少自己能够在兴趣领域驰骋而不受阻力。但是高考制度所造成的严重资源消散,需要怎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呢?答案给你,那就只有考研。
本来高中就应该挖掘到的兴趣点,到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地得以挖掘。每个考生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意向专业,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从这一点上,就能够让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兴趣点在此专业上,不努力的少之又少。
这就是有效的公平的公开的竞争制度安排,能尽可能避免资源错配和扭曲。因此,这样的机会,一个真正公平的机会,需要我们抓住。高考是扼杀我们的创造力,研考却能赋予我们更高水平的创造力,何乐而不为?
与大多数人所言:“考研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为就业拖延时间”不同,考研是公平竞争的起点,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出人才。
姑且狂妄,擅认为考研的模式就是我们国家下阶段高考模式改革的框架,人心所向、众生所望。试问:真正的大师可能出现在本科领域?
不可能的,大师需要进行高阶的专研探究,开创人类认识世界的新视野。
一句话总结:高考模式应以研考模式为框架,改革、改革、再改革,如果你的高考没有发生在改革后,那么你就应该选择读研。
写于2012年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