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诗词】
原文:《雾》外一首
作者:即晞
有一句话,不记得在哪篇文里看过——城市的文明是人类的必然归宿,也将是人类无法躲避的终结。
当时不太能够体会这句话的深意。随着阅历增长、观念的塑成,才逐渐有了一些浅表的理解。
追逐美好生活是人类骨子里面自带的属性。跟很多自然群体一样,人也是群居动物。随着不断探索、战争,城市逐渐形成了。往大了讲,城市能够带动zhengzhi、科技、经济;往小了说,城市能够提供便利生活。所以说城市的崛起跟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为甚说也将是人类的终结呢?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鸿篇巨章,我们避重就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城市的发展自然带来了人类的昌盛繁荣,然而,物极必反,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发展自然而然会带来竞争。国与国、时代与人......国与国之间想必都清楚,经济、安全等带来的竞争产物中,有许多毁灭性的东西存在,科技发展到最后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这已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设想。
而今天要探讨的,是时代与人,之间的关联与体验。
作者写下这两首作品的时候,应该只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没有向上的抒发和影射。我之所以连带到了时代与人的状态,也正是因为作者笔下真实的生活以及因此带来的思考对我的启发。
第一首《雾》,我读出的是作者对于人们(包括自己)生活焦虑,或者放大一些,对生活忙碌、灵魂空虚的揭露。如今,城市里的人们每天为生活、工作忙忙碌碌,人与人之间再也不像六七十年代(父辈口中获得的信息,或者说某一个人与人关联紧密的特定时代)那样淳朴热情,我想到了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中:“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
人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向外敞开的门越来越窄,充斥更多的是带不走的“名与利”。这便是时代背景下人们生存状态的缩影。追求美好生活,让人们失去了更多。那便是“荒了心里的田”。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雾”的诠释和构思恰当而巧妙。第一节讲的雾是真实的雾,随着抒发的深入,这里的“雾”已经不再是眼前能够看到的物什,而是悄然间转化或者升华到了人性、思想的高度。
第二首《硬笔》,则写得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怀伤情。简而言之,以前人们用钢笔写字,如今人们用键盘敲字。这背后是时代进步带来的变化,为何又要如此伤感?
我同样想到了木心的《从前慢》中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作者的心境与此应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时代的进步属于共同的时代整体,于个体而言,未必满心欢喜,只是无奈随波逐流罢了。在这种无奈下,有些远去或者即将远去的事物,已经转化为个人在单向时代中生活的烙印和某种特定的情怀。
看似很寻常的两件事物,在作者的思维牵引下,如同导火索一般引爆了思想,炸开沟渠引出了两条诗歌的涓涓细流。我想这可能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罢。
在战争年代里,我们应该不会有这些宁静的沉思,但在相对平和的年代里,反映生活自身的疾病,引发人们对生活或生命等的思考,也正是诗人该有的“天职”,哪怕是在不经意间。
推荐给大家阅读。
原文:《四月的纪念》
作者:鲁小南
走过多情的三月,人间又一头栽进葱葱郁郁的四月天。
四月里,清明的雨总是最先浇湿人们的心。这一天仿佛是世界给了人们悲伤的无限权利。关于清明的诗歌,读起来总是沉甸甸、湿漉漉的。
《清明》的衣服上,原本长满平凡的花朵。但是诗人从两个方面对这件衣服进行了裁剪和修饰,让花朵绽放地更加“鲜艳”。
第一个方面,视角的选择。人一旦入情,时间便停止了,自己的世界就会装满自己,情感也会随波逐流。所以有时候,诗歌采用第一人称来写,往往会出现“自我陶醉、孤芳自赏”的尴尬而不自知。诗人巧妙地变换了写作的视角,采用第三人称(上帝视角)进行铺排点缀。带给人阅读的视角瞬间被放大,阅读出的画面也立体而生动。
我也尝试了阅读中将视角换成第二人称(他们-你们),似乎也别有意味。
第二个方面,这件“衣服”上两个恰到好处的口袋设计。一个口袋是“犹如,雁群少了乳雁\不能排成一字形”,另一个口袋是“他们握着照片\试图越过门窗\对比供桌上的家谱”。这两个“口袋”装着全诗最浓郁的情感,展现的画面从正常场景中突围,形成了情感上的有力冲击。
《听雨》,属于诗人的发呆臆想和喃喃自语。雨天里,诗人沉思的藤蔓被雨水滋养,缓缓蜿蜒向远方,给一株迎春花,给一地鹅黄,给万物,也给思念的人。
《答案》,似一种哲思,又似一种回答。就像诗中所写的,“有些答案太相似了\就像桃花和杏花......”。我的答案更倾向于一种回答。生活给了我们太多难题太多迷惑,我们总是迷失其间。去寻找答案——“天空荒凉\本就无解”,这就是答案,或许也正是生活的本质吧。
推荐给大家阅读欣赏。
原文:《四月》
作者:龟山
前天偶然间看到龟山兄的这首作品,读完想到了一个可能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比较模糊的概念,就是现代诗与歌词的区别。其实要讲清楚这个话题,我自己的储备还不够,于是花了些时间“钻研”了一下,跟大家一起学习,其乐也融融。
喜欢写古诗的朋友可能知道,中国古代诗、乐、舞不分家,诗是讲韵律、结构、节奏、对仗等的。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尤其是汉魏六朝乐府诗,再到一些唐诗、宋词、元曲,都是能配乐演唱的。顺便推荐大家去听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个人非常喜欢。
现代诗开始白语化后,还是比较注重音乐美的,熟悉的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他》,音韵和谐,现在网上也有歌唱版本了,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
再到后来朦胧诗之后,诗歌的写作趋于文本化,形式上越来越自由,诗与歌有了较大程度上的不同。现在我们一般把能够入乐唱诵的叫歌,入不了乐的称为诗。朱光潜先生曾说“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这应该是从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角度而言。
那么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歌是在诗的基础上完成的。换句话说,能写好诗不一定能写好歌词。好的歌词需要考虑优美性、节奏结构、韵律、音律等各方面(当然我窃自以为歌有歌的好,诗有诗的美,不可一概而论)。
其实即使现代歌词里面,也依然潜藏着古诗的元素,形是现代诗的形,意是古诗的意更多一些。所以歌词的撰写难度要较大与现代诗写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写诗的人很多,但涉及填词而能创作优秀歌词的群体稀疏。
龟山兄的这首《四月》,我也仅能从“诗”的角度出发“窃取”一些想法和感受:语言优美,意境绵绵,读起来有一股子韵律感。但不明白为什么没选择“一韵到底”或者“完善局部韵脚”。
例如第一节,我冒昧私自篡改为:
孩子们的足音在四月把萋萋芳草洒下
你的明眸点亮了星星点点的花
再如第四节,我冒昧私自篡改为:
四月的新娘子,招展花枝
四月的喜事,风光,旖旎
其他就不多言了,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我以前也尝试写过歌词,但大都无疾而终,希望有一天能写出一首让此生无憾的“歌”。推荐给大家诵读、思考。
原文:《风中的蜡烛》
作者:行_舟
喜欢写诗的人,内心该都是浪漫的。能把诗写好的人,内心会多了一层寻常之外的敏感,外界的一粒沙子一撮尘土都能够引发一场诗的地震。
这首作品读来感人至深,有无力回天的遗憾,也有深沉的追悼。
看到一支蜡烛在风中曳曳摇摆,作者触景生情想起了祖母。第一节的氛围营造至关重要,“摇晃的房间”“不安的影子”,是内心情绪波动的表达,也为全诗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引出了主题承载者之一,祖母。一段悲苦的往事开始呈现。孝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诗中所写祖母的遭遇,其实在我们周围或多或少都有呈现,这是任何时候无法规避的。作者心中的遗憾便是年少无能为力奉养祖母。
第三节,写出了另一个主题承载着——大姐。祖母的离去,给了大姐无限悲痛,我想这种悲痛应该分为两个层面看待。一个是祖母的永远离去,一个是对祖母生时的悲怜。对大姐的疼,作者同样无能为力。
相信读罢,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的祖母,我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她脸上一层一层的皱纹,以及面对我永远笑眯眯的慈祥。
失去的是回不来的人,永远不朽的,是埋藏在我们心中的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