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想法文艺活动
在长沙美术馆看刘小平作品展:入桃花源初无意,写兰之妙竟传香

在长沙美术馆看刘小平作品展:入桃花源初无意,写兰之妙竟传香

作者: 阿山的诗和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22:49 被阅读0次

    12月19日,“初无意——刘小平作品展”结束在长沙美术馆的展出,似有满展厅的芝兰馨香久久不曾散去。很偶然地,本人前几天竟与该展邂逅,刘小平用千姿百态写出兰之神韵,以诗书画印与兰相得益彰,明白画家刘小平入桃花源初无意,写兰之妙竟传香,感悟到以书法为基可状兰仙姿,学兰之品性可让画传神。

    笔者小时候没有机缘习画,对兰草倒是不陌生,山林中偶尔也能找到独自盛开的兰花,那时甚为惊喜。也曾连根挖了几棵栽种在老家屋后,每到花开时节,总免不了常去观赏。

    中学时曾看过一本《芥子园画谱》,上面有一些画兰草的图谱和文字,却没有深究,也不曾拿起笔学画一下。如今看到刘小平展出的千姿百态的兰花,仿佛回到老家山野里的兰花身边,竟有一种亲切感。

    长沙美术馆这次展出刘小平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共计118件,其中大部分是恣意绽放的兰花和仿佛随风摇曳的兰草。刘小平落墨成形,以笔展现兰之美、抒写兰之妙。多年的书法功力积淀,使他笔下的兰花有着独特风格和盎然趣味。

    刘小平笔下的兰草,有的寥寥数笔,构图简洁,有的有土壤,有的配一个花盆花钵,更多的只有一两叶兰草和一两朵花或数朵花。

    在一部分兰草的空白处,刘小平不吝把画兰的技巧写出来供感兴趣的人学习。比如有一幅我比较喜欢的画,他在右侧写道:“写兰以翰墨为本,先当潜心于书数十载,而后可为,今作兰者,多以描摹之状示人,此乃下下之,做了无书卷气息,信之极也。论写兰者,有谓之凤眼之说,所谓之忌平忌重交叉之说,为常理常情之状,为常法而非法之法,则不拘于此,应随性为之,随形赋形,法中破法,法无定法之谓也。”把他数年画兰的心得和盘托出。

    有的画则题上一首古代诗人的诗句,如一幅画的右侧写的是明诗人王叔承的《荆溪杂曲四首》诗句“卖残竹菌笋还来,收罢兰花蕙又开,但使山田饶秫米,何妨虎迹遍莓苔。”

    刘小平画的题字和落款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不随便安放,有一幅画了两丛相距几十公分的兰花,互相有关联,中间大块的留白他没有题字,而是把清代缪公恩的诗句题在画面的右侧“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有一幅画的兰叶长长地向左侧伸出好几十公分,而他的题字却放在这平平伸出的叶子上“艺术而非呈现客观之世界,应是主观对客观之重塑,是作者内心之绚烂。”写的是他的创作感悟。

    有一幅画,兰叶极短,像是用刀割过才萌发不久的一样,但已开花数朵,下面有一罐装着土。刘小平的题字不在留白处,却放在罐子的右侧。

    刘小平还学过古人用朱笔画兰叶。在一幅朱笔画兰叶的画右侧,他写下“古人有作朱竹朱兰者,是为驱邪气祈求吉祥,今余试作此并记”的句子。

    刘小平也画有交错的兰草。你看,多片兰叶从另一丛兰花的上方压过来,但居于下位的兰并无弯折的姿态,其实只是平面的交错,在空间中它们应该是遥相呼应吧。画家在画的右侧写上“近写兰,偶尔作两株三四株之交错状,分浓与淡之别,明呼应挪让之态,以生异趣。”

    还有一幅画很特别,兰的一片叶子卷了一下再飞出去,而画家有意把题款落在画面下半部,远远看去,仿佛是生长兰草的肥沃土壤。

    都说画兰者,必须有相当深厚的书法功底。刘小平习书法和写书法几十年了,“缘溪行误入桃花源般偶然”,无意间涉足画兰,在他的勤奋努力下,已画超过8000件,数年间竟卓然有成。你看展览中有一个展厅展的都是他的篆字书法作品,笔者虽不懂书法,但看得多了,也多少看得懂一些,看得出他的书法不是一般的水平。

    看着这些百态千姿的兰草,像精灵一样的兰草,与画家心心相通的兰草,我只能流连忘返。我完全迷上了刘小平笔下的兰花,但我更喜欢那些拥有兰花一样品质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长沙美术馆看刘小平作品展:入桃花源初无意,写兰之妙竟传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uc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