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快感
在上述所有的过程中个人始终孜孜不倦于思索,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大脑习惯于不断思考,乐于思考,甚至有了思考的癖好的话,那么没什么能够敌得过如此强大的人脑。
罗素曾说,人生而平等,但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却天生有高低。即使剥夺聪明人的一切,与愚蠢的人相比,他们还是快乐的多……聪明人仅频借自身的大脑运作也能给自己开来很多快乐……所以愚蠢的人恨不能把聪明的人打倒在地,将其脑浆践踏出来以实现心智的平等……
大脑从来就是马不停蹄的,要他停顿下来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人们刻意“冥想”的过程中,要放空一切,什么都不想其实很难,大多数人只能借助于关注呼吸,即使是这样的关注亦作用于大脑,就现代医学而言,“脑死亡”基本就认同为“死亡”了。
即使在睡梦中,大脑仍然持续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动工作,于是我们产生了梦境。有些人的梦是彩色的,一般拥有彩色梦的人群的拥有较强的想象力;有些人能够清晰的记得自己的梦,一方面他们的记忆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他们的睡眠深度比较浅,休整效率则比较低下,古今事皆难两全。
可以看出大脑是乐于工作的,关键是工作的项目,整天想着吃喝玩乐还是功名利禄,或者发现和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最成功的人群的两个特质分别为积极乐观自信和善于提问——即问题引发了思考。
发现问题的基础在于观察和分析,而阅读积累则提升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鉴赏力则赋予思考力高度,结合想象形成结果作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获取新的感知以促进继续思考,循环往复直至解决问题。
解决一个小问题,过程很简单;大问题,就复杂些;问题越大,涉及面越广就越复杂……而解决前所未有的难题就是创新。
7.1谁杀死了“好奇”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更多的东西。”
孩子们发现问题是因为他们好奇。
激发思考的元素也是好奇。
可是我们的孩子们还好奇吗?
他们还有时间好奇吗?
难道人类的好奇不是本能吗?
难道不是这种本能才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吗?
谁杀死了“好奇”?
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模式,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产业他们一起谋杀了“好奇”。
罗素说,“教育应用来培养大脑科学思维的习惯,我们却把它看做一堆堆固有知识的传输手段。”
看看孩子们的现状吧!大多孩子自幼儿园起,双休日就参加课外学习。英语是必备的,女孩多会选择舞蹈练体型和气质,男孩则选择围棋锻炼思维;身体锻炼也不能放弃,游泳、滑冰;跆拳道用于自我保护;还有绘画和乐器作为特长和艺术培养;乐高积木催生的机器人课程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对接;临近小学更要学习拼音、奥数、公文数学、英语考级等等……家长们负责车马劳顿、不断接送,孩子们则忙碌的像无头苍蝇,仿佛一只陀螺在人为的鞭打下不停的旋转,然而效果不见得尽人意。
孩子的学习状态排的过满而产生的“学习疲劳”,导致兴趣消失,好奇磨灭,失去了原本该有的乐趣和成功感。成为一具傀儡,被拖到东拖到西……孩子们最初以为人生大概就是如此,直至发现生命有其他活法,叛逆来临,随之而来的是怠惰甚至厌学,家长们劳命伤财,心里委屈,而不能放弃的原因是责任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孩子在赛跑途中松懈、放慢脚步,这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不利。
多么荒唐的言论,如果说生命是赛跑,那么终点就是死亡,如果你催促他提速,岂不是要缩短他的寿命;生命哪里是一场赛跑呢?它何妨成为一场旅行,我们的灵魂搭载着肉体来到时间走一遭,享受生活,窥探惊奇,充满偶遇和惊喜,当然偶尔也有惊吓,要我们用接受“无常”的方式锻炼自己的“勇气”……看自己想看的、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勇敢的打开心灵做自己,才会开心,才有可能幸福。
如果父母觉得人生只是单调的“权利”、“义务”和“竞争”,而非“享受生命的旅程”,即使物质享受,或者度假旅行也在于心理层面的需求甚至向他人炫耀或者宣示自己的成功……这样的人是无法真正获得幸福的,而无法体验幸福感的人很难通过教育帮助孩子获取幸福。
那些“过于有责任心”的家长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为孩子的成长、人生焦虑不安,以至于计划一切,不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一丝缝隙,事实上扼杀了孩子与身俱来的天赋、灵气和悟性。
卢梭说,“幸福就是把欲望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下。”
这样的家长本质上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间没有做到合理的配比,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欲求不满,同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恐慌;于是他们将对于生活的期望转嫁到下一代,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把孩子们压的奄奄一息。
他们把自己的焦虑转化为安排好的“一揽子教育计划”,,试图利用“积极的”、“预设的”教育打造所谓的“精英”,而自己则成为精英的父母……这是看起来非常重视教育的中国式家长的普遍心理阴影,另一种意义上的“博彩”和“投机”。
他们过分强调了“主动教育”的功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即“勤奋“的作用,毕竟“培养人”和“种粮食”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已经从“农业社会”跨越到了“信息社会”。
人是无法复制的,前文说教师无法复制,学生同样也无法复制。
哈耶克的名言:“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这句话非常适用于上述的家长类型。期望用孩子的成功来粉饰自己虚无的面子的父母,本质上与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年轻女子希望通过色相找到个男生对自己实现终生包养无异。
任何人都应该学会首先对自己负责,哪怕仅仅为自己负责,我们对于孩子们的责任在于——教会他们为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