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高分高能齐飞之健康篇

11.高分高能齐飞之健康篇

作者: 单禅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12:08 被阅读0次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如果说只有一个因素超越了家长对于孩子前程的关心,这个因素就是“健康”。

生理上的健康一方面源于天赋,一方面源于环境,当然还有营养、锻炼等人为因素,相对于天生孱弱甚至残疾的人,健全的体格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可拥有身体健康的人们未必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欲望。合理适度的愿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一旦被“欲望”所“折磨”,就成了“心病”。

生命之初,人心都是健康的。孩子的心灵简单、纯净,没有过多的欲望、算计和私心杂念,满足于一点点新奇和发现,小小的快乐填满了他们的整个世界,直到成人刻意的打破他,把自己的“心病”通过“教育”“遗传”给孩子……

父母的攀比之心和炫耀物质的虚荣心异曲同工。因为攀比,所以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攀比,孩子们没有了空隙的时间;因为攀比,孩子们感受不到快乐;因为攀比,朋友都成了潜在对手……

攀比造就嫉妒和虚荣。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障碍,刻薄的心性,多来源于童年的“被比较”、“被贬低”、“被苛责”。结果之一是彻底放弃,“破罐子破摔”,“叛逆”,一有机会则远离父母;另一种则是拼命和自己较劲,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用以洗刷父母在心底留下的屈辱印迹,永远生活在他们的眼光和评价体系中,很难看到别人的长处,不善于向他人学习,心底认定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后者也许会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是常常跨不过团队协作的关卡,对别人苛刻,对自己也苛责,没有乔布斯的才华,却有他的脾气……关键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快乐,他们也不会真正爱自己的父母……直到他们能够和自己和解,这需要缘分和领悟……

父母的控制欲也是罪魁祸首。也许是小时候被控制,也许成年了还继续被控制,所以唯一只能控制自己的孩子,终于成了“家长”。

愚昧的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和伟大,摆出过来人的面孔妄图设定孩子的人生,炫耀作为家长的主宰权,运用成人的力量以弥补内心失衡,甚至运用暴力,本质上是犯罪。

使用强权、体罚、打骂和羞辱孩子是中国式父母的典型的“教育策略”。首先他必定是臣服于强权,自小体验体罚,转嫁心理屈辱的通常做法就是欺软怕硬。明意识里是孩子的错误造成的怒火和无奈,潜意识里是发泄自己的委屈和享受施威的快感。

通过体罚和羞辱企图让孩子改正错误是徒劳的,孩子的心理底层认为他们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内心无需再承担负罪感,过份严格的家长抑制了孩子自身心底的自控力的发展——外部环境过于严苛,内部的约束力无需存在。

我们常常发现越是严格的家长的孩子自控力越差,小时候胆怯,青春期叛逆,孩子的行为同时用损害了家长的面子,让他们加倍严格,孩子的问题则更加突出……就此进入恶性循环。

同时体罚和羞辱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和上进心,反而促进了“破罐破摔”、“爱谁谁”的心理对抗,无效性由此产生。最好的处理孩子错误的方法是激发其自身的荣辱心,一个眼神足以使敏感的孩子羞愧,宽容则激发其内在的负疚感,

而赞美使孩子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杀父弑母的恶性案件都是对于家长过份的控制和强权的报复性反弹和极端反应……血淋淋的惨案还不足以引以为戒吗?

还有“养儿防老”,或者“光耀门楣”,如此的功利心怎么还好意思说“父母之爱”伟大、无私、奉献?还自哀自怨说自己的“父母心”说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过分强调目标和给予过多压力对受教育者的心灵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孩子“执拗”,“古怪”,“孤僻”、“胆怯”都和教养方式有关,偏激的教育方式,如过于宠爱或过于暴力、专制都会加剧孩子的反叛情绪,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你想告诉孩子,这个世界“防人之心不可无”、“资源有限”、“竞争的必要性”、“金钱的意义”……等等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表述方式……用正面的方法激励他,你可能获得一个阳光积极的孩子;反之用世界的丑陋去恐吓和威胁他,等待你老去的那个成人则是自私、刻薄、吝啬、满怀心计和手段的……这是你的初衷吗?

家长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心态,至少决定了其早期的成长心态,因为对于孩子来讲,还没有建立自身的价值观之前,他认为周遭的一切都是“存在即合理”,用逆来顺受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即在成人提供的环境中成长。

家长是最重要的环境,成人的心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隐形环境,人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动物。达观而赋有生活情趣的人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他们与人和谐相处,懂得真正的爱人的方式,尤其是爱孩子,他们宽容、体谅、拥有同理心,他们尚且记得自己童年的无助、成长和挣扎,于是他们帮助和陪伴孩子成长。他们尚且拥有童心,所以也珍惜孩子们的童心。

他们细致的观察孩子的情感需要,用平和和智慧的方式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其心灵潜移默化的滋养。他们幽默、乐观、充满人格魅力,不仅受孩子们欢迎,事实上他们受绝大多数人的喜欢。快乐和达观原本就是一种力量,是身心健康的基础,是内心强大的标志。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的基础是知识面广博和适时适度的灵活应用。他们大多博览群书,有过人的脑容量,同时善于表达,本质上拥有洞悉人性和社会的智慧。

不要做一个让孩子蒙羞的家长,这是底线。

如果你当众羞辱他,你让他蒙羞;

你施暴与他,等同于他不值得最亲的家人的爱,深层的心灵羞辱;

管好自己的品行,做个诚实的人,反之你会让他蒙羞……

人性里有很多恶,东方西方相同,可笑的是人们往往以作恶的方式来掩藏自己的恶……古今亦然。

最后的忠告——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请先成为这样的自己。

希望孩子超越你,那么请尝试不停的超越自己。

在孩子的生命之初,以其有限的人生经历和视野,和她最亲密接触的人就是他的偶像,所有的抚育者要反思自己是否当得起这个词语。

杜威说,“真正的教育自自我们离开校门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我们没有理由在生命走到尽头之前停止接受教育。”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有继续进步的空间,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远比远比一味的强迫孩子学习的效果要好的多。

相关文章

  • 11.高分高能齐飞之健康篇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如果说只有一个因素超越了家长对于孩子前程的关心,这个因素就是“健康”。 生理上的健康一方面源于...

  • 9. 高分高能齐飞之表达篇

    无处不在的“表达” 语言作为媒介贯穿作用与人脑的思考过程中,思考的结果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都需要精准和清晰的表达。 ...

  • 10. 高分高能齐飞之品味篇

    “美”和“品味” “美”有多重要? 如果说“美”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你信吗? 不夸张的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追求...

  • 6.高分高能齐飞之积累篇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无论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达到不断提...

  • 7.高分高能齐飞之思考篇

    “思考”的快感 在上述所有的过程中个人始终孜孜不倦于思索,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大脑习惯于不断思考,乐于思考,甚至...

  • 10.1 高分高能齐飞之品味篇二

    中国人的“美感”现状 中国古人推崇自然之美,山水之美,出现在山水画中多是带着点仙气的老者形象,敬仰和推崇智慧之美;...

  • 2017-07-02

    高能和高分齐飞 重点是学方法,练能力,养习惯,提素养

  • 4.高分与高能齐飞之观察篇

    从“观察”开始。 首先是观察力的培养。 没有观察力何来独特视角,更不用提洞悉事物本质或人的心灵……等等。 马太福音...

  • 3.“高能”“高分”齐飞

    看上去很难,但不用灰心。 尤瓦尔·赫拉里在《人类简史》一书中概括的智人发展进程,已经充分像我们阐述了一种能够将自身...

  • 9.1 高分高能齐飞之表达篇二——说服性表达

    说服性表达 西方教育的语言体系中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说服性表达”的能力。比如他们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学习“说服性写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高分高能齐飞之健康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vl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