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事件“悲剧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倍感痛心。
我们无法知晓一个1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我们也无法体会一个母亲,亲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从桥上一跃而下生命终结,内心是如何煎熬。
我们都是旁观者,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我们不去指责这位母亲可能用了怎样错误的沟通方式,更不应该去指责这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极端”……毕竟,我们也不知道那天、那对母与子之间发生过什么。
但是,希望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哪些的问题,从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这里我想分享几条”亲子沟通“的小技巧
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诉求。
对于孩子诉说的内容,一定要仔细地倾听,并且能够给出适当且满意的回应,这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
对于孩子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端正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让孩子增加与你沟通的自信,让他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当你清楚的了解他的内心和想法时,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以后,他会愿意与你分享他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中的一些生活趣事,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话,你们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代沟“了。
保持平等对话的沟通心态。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要过分的高姿态,让孩子产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对话为前提。这样你与孩子的沟通才会更顺畅,更有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家庭教育“对于少年的成长是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我指引型“的孩子,而不是“外部控制型”。
”自我指引型“的孩子,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很高的道德标准、有竞争力、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什么叫“自我指引型”呢?
”自我指引型“就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做出最符合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他们在遇到选择时,他们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判断来做出下一步的行为,他们会在心里筛选和评估所有的外部影响,最后由内而外地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像“外部控制型”的孩子那样通过外界的判断来获取自我的肯定和所谓的“价值观”。
子曰”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像圣人说的那样。
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肩负着无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也要时常的反思我们自己在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然后:改之。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进而培养出孩子优秀的品质和充满魅力的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