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北欧抗疫实录》:一个身居瑞典的普通人笔下,瑞典的抗疫情况和亲身感受。
我认识的两三个同在瑞典生活的朋友禁不住这心理煎熬回国了。如今他们陆陆续续地开始回国之后的隔离之旅。
今天慢慢收到他们的反馈信息。
有一个朋友是西安人,一家四口回国。国航直飞北京,按现在国内的防疫政策,都先降落在天津,集中检疫。临下飞机检测时,他们所在的航班里发现有四个发热的乘客,所以这些乘客的前三排和后三排旅客全都直接留在天津集中隔离。他们一家幸好不在危险范围之内,之后又从天津飞北京,再从北京飞西安。目前在西安集中隔离中。
另一个朋友家住山东青岛,因为先生还要继续在瑞典上班,只能自己一人带着俩孩子回国。大女儿4周岁不到,小儿子刚1岁多。今早终于给我们这些在瑞典的朋友微信报平安:
“由衷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关心、惦记,为我关注打听航班信息、为我一次又一次的祷告,感谢你们,我和两个孩子已顺利平安到达青岛定点集中隔离酒店。焦虑、纠结、紧张的难以入眠的一周随着踏进酒店门口的那一刻就都结束了。一人拖俩孩子从瑞典家出发历经40个小时终于回到青岛。那一句句欢迎回家真是暖心得让人想哭[流泪]。
我的这次旅程是斯德哥尔摩飞第一入境点天津-经过一系列检疫部门测温、询问填表后入关,在候机室经历了从日出到日落的漫长等待,再次坐上飞机飞往北京。到了北京机场所有人坐上大巴前往新国展报到,由各省份的工作人员安排后续行程。山东省回青岛不能安排转机、不能擅自住一晚酒店,只能听从安排等人一起坐青岛大巴回去,这也就意味着我又要在车上坐八九个小时,情绪临近崩溃点,但很快就调整过来,工作人员时不时的关心问候,好心人前来给你搭把手拿东西拿行李,让这条艰辛的回家路变得不那么难,感恩感谢!
今天隔离的生活开始,爸妈开车又送来一些吃的用的,我们娘仨终于可以安稳的睡上一觉,并期待着自由放飞的日子。”
看了她的这段话,我眼圈都红了。不用猜都知道,只要看到父母的那一瞬间,这一路的辗转和不易,辛苦和无奈,想必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
至于我们到底是回是留,各家都有各自的情况,没有对与错,都是因人而异,各自权衡。
早上一起床,赶紧跟母上大人视频,问问她昨晚睡得如何?血压有没有控制住?母上大人刚从医院开药回来,说昨天跟我聊了会儿天,又和孙子孙女们说会儿话,觉得情绪稳定了许多,心情好多了。但愿她是真的好转了,而不是善意的谎言。我们平时习惯了向父母报喜不报忧,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瑞典媒体说,斯德哥尔摩传染率较高的社区是难民区,重症患者中有不少是瑞典籍索马里人。我也不知道媒体如此报道的用意是什么?难道是想说明作为日耳曼民族后裔的瑞典人更能百毒不侵?我是不是还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来自于索马里。可遗憾的是,我也不是日耳曼民族后裔。病毒无国界,疫情面前,人人平等。
瑞典军方如今除了在乌普萨拉和哥德堡兴建了野战医院,可以增加50个重症床位外,还将斯德哥尔摩国际会展中心加紧改造成了有200张床位的病房,其中包括30个重症监护室。卡罗林斯卡医院也正在紧张培训医护人员以充实到监护病房。可今天的数据是重症患者已经有219例,累计死亡病例66例,累计确诊病例2527例。今天仅斯德哥尔摩就有18名新冠病毒患者不幸离世。
改造成方舱医院的斯德哥尔摩国际会展中心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隔壁的丹麦和挪威疫情发展走势。这两国停工停学,锁国封境什么紧急措施都做在了瑞典之前,可奇怪的是,这两个国家的确诊病例还是每天增长得很快。这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瑞典成为了欧盟国家里唯一一个没有完全停学的奇葩国家。
瑞典确实正在根据本国国情走一条与其它国家包括和北欧邻国不太一样的抗疫路线。我们的Anders先生以及他手下的500来位专家组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过瑞典人的特立独行,历史悠久。虽然现在中瑞关系不佳,可想当年新中国成立时,瑞典却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如今,瑞典在全球抗疫上走着一条具有瑞典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道路。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只能把答案留给时间。我们普通民众只能在尘埃落定之前,自己拿着“显微镜”揣测,空中飘的,有多少是真理,有多少是飞沫。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