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十讲 受益流通(五)

第二十讲 受益流通(五)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07:19 被阅读128次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通释
        第二十讲 受益流通(五)
          妙果寺达照法师 通释
          二0一八年九月三十日
        “行此三昧者”啊……这里面又赞叹:假如有人、前面那个受益是指佛讲《无量寿经》的现场大众的受益,后面的这个是指佛灭度以后,有人听到了这个法“依法修行、行此三昧”的人,他会得到什么利益呢?他说会“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跟前面一样,前面是“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后面说“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大士”,这个现身就是我们现在这一生。
        大家现在这一生想不想见阿弥陀佛?(众答:想)想不想见二大士?(众答:想)那你要“行此三昧”。三昧是什么?三昧就是正定,也叫正受。正受就是不受一切受,从一切色受想行识当中解放出来。说直白一点就是你放下一切,把心中的所有爱恨、是非、对错、好坏统统放下,这个时候你看看你的心是否清净?假如这个时候你能够清净,然后你再来根据前面的“十六观经”随便找一观,把这一观当中要点的提出来。
        比如“佛身观”,前面也跟大家讲过:我们的八万四千毛孔跟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毛孔,每个毛孔都互相对接。就像那个充电器一样,那个光明,你内心观照的光明,把你的全身跟阿弥陀佛的全身,完全无缝对接。这个时候,你心没有受一切世间的苦乐舍三受,你就开始行这个三昧。如果能行持三昧,那无量寿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在你的自身当中,自然会流露出来。
        实际上是借佛心来印我心,因为我心本来如佛心,只是被无明烦恼覆盖了,所以我们现在借佛的光明来引发我们内在的自性光明。这一引发出来,你发现一开始觉得:哦?佛力加持好大!因为佛力加持,所以你有能力不怕黑暗、有能力不怕痛苦、有能力超越这一切。这个时候,你的内心的智慧力量,慢慢地就被得到启发了,所以这种启发的过程,就是成就“行此三昧”的过程。“十六观”每一观都可以得到无量寿佛和二大士——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这种功德。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就我们现前大众——四众弟子,“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就是我们只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我们就能除无量劫的生死之罪。听到这个名称也很不容易的。实际上无量劫的生死之罪,前面我们反复讲过,一念万年呐!你一念心打一个妄想,跟一念心听这句佛号,你听了这句佛号,你那个念头就没有生死的念头;而你打了一个妄想,那个念头有可能你去投胎,又变了一生。那一生没有机会修行,一生当中又无数的念头,又无数的生灭,无数的生灭再无数的生灭,那不知道无量劫……
        不是无量劫还有多少劫啊?!无量劫就是没有限制啊,没有办法衡量,那个劫太大了!所以一念走岔路,万劫不复!有时候错下去就永远错到底,所以我们时时要提起警觉。
        “但闻佛名”就有这个功德,“何况忆念!”这个忆念是什么念呢?忆念就是把你心中的绳子交给了阿弥陀佛,念念不忘。这个念念不忘不是嘴巴念出来,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忘不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忆念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的忆佛念佛,这叫忆念。忆佛念佛就是母亲对子女的牵挂,特别是情执很重的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就更根深蒂固,一刻都放不下。但是她没有天天在那里喊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天天问他到底多少岁了、他到底长怎么样、他中午吃几碗饭、都没有这么想,但是她的心就是牵挂在他那里,所以叫牵挂!这个词很形象,你牵挂谁,谁就是你生命的动力。牵挂阿弥陀佛,你这是忆念。所以当你听到极乐世界,内心能够牵挂到极乐世界的时候,这个娑婆世界的业慢慢都被你消化掉了。
        “若念佛者”,包括忆佛念佛,包括四种念佛——实相、观想、观像和持名。我们这里面《观经》讲的是观像念佛;还有观想念佛都在这里面;实相念佛也包含在里面;持名念佛当然也是可以的,就《阿弥陀经》讲的是持名念佛。就如果能够念佛的人啊,说“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若念佛者”,就是你现在正在念的人,“现在”哦,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你现在念阿弥陀佛!
        此人——这个人,你要知道这个人现在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芬陀利花”是什么?是白莲花,是洁白的莲花。这个人中的芬陀利花是指人中的好人。我们大家是不是好人?是好人?我看也不是好人,不过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一定是好人,因为你其他妄想都没打,哪怕你昨天杀人,明天放火。但是现在“阿弥陀佛”,你念念看“阿弥陀佛”,是不是好人?
        诶!正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还真是好人。他不但是好人,他有五种人:一个是好人,第二是妙好人。“妙好人”是什么?好人,你做件事情就是好人,对吧?好人有时候心里很痛苦对吧?好人总被别人欺负对吧?“妙好人”那就不是一般的好人了:心很微妙,你心里没有是非对错,没有糊里糊涂,清清楚楚。再念一句:阿弥陀佛!(众:阿弥陀佛)是不是妙好人?(众答:是)这个“妙”你说不出来到底好不好,而且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好人。你正在念佛的时候,谁知道你是好人?所以妙好人叫不可思议啊!你用什么世间的好跟我衡量——衡量不出来。所以有些人你念佛还要被家人骂,旁边人还说:“你念佛,这里干活你都不干。”。你真能念佛其实就是好人,就是妙好人。当然你说:“那个干活很辛苦,我躲在这里,以念佛作名义跑一跑。”这个时候你就是坏人了不是好人,你佛都没念可能。所以这个就要问自己,不能骗自己,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所以你正在念这个佛号的时候,叫妙好人。
        还有第三种叫做“稀有人”,非常稀少啊!你想想我们从小到大,你信佛几十年了,正在念佛的时候你感受到你“是念佛的这个人”,有多少时间?很多时候“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你正在念的时候,你全神贯注看着阿弥陀佛,你这个时候的身心状态是什么状态?假如我们现在要断气要死了,你正在念阿弥陀佛,你对死亡会恐惧吗?(众:不会)对啊,一个人对死亡都不恐惧,这世间上是不是很稀少啊?确实稀少——稀有人!(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十讲 受益流通(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if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