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决定写这个话题,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也写过几次,之所以决定再写,还是因为同事最近又开始抱怨,看他在我们的小群里抱怨个半天,我也不太愿意搭话,原因是每次在这个时候去劝导,都会被说是“装逼”,既如此,何必犯贱?
同事抱怨的原因还是因为加班和出差,加上平时工作的内容相对繁琐,工资又低,于是在昨天的一场加班后便爆发了。
其实在工作中产生一些情绪上的不满是可以理解,偶尔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但长期抱怨,甚至一遇到不顺心就抱怨,肯定是不对的,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思想变得越发偏激,心胸也变得越发狭隘。负能量爆棚,只会让自在泥沼中越陷越深,最后无法自拔。
控制情绪是坦然面对压力时的成熟表现,虽然不是一下养成,但却可以在一朝一夕中逐渐培养的,而前提是心胸要宽广,眼界也要远大。加班也不一定都是坏事,虽然我那位同事昨天加了班,可是今天可以获得一天的休息,这不挺好么?另外每一个班都有可能加班,加班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别人做得,为何自己做不得?每一个人家里都是有事情的,所有人都是放下了家里的事情来单位工作的,不是吗?
凡事不能遇事就逃避退缩,一旦有逃避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到后来就变成“不高兴”,最后就变成了“不配合”。凡事不能过于计较得失,过于计较的人,格局自然会越来越小,最终看到的都是眼前的些许片面。
很多人觉得那多少钱工资做多少钱的事情,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其实却十分有问题。首先每个岗位的工资多少不是就职者决定的,也不是单位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所以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或者说是自己在不愿意工作时的一种借口罢了。我的理解是反过来的,做多少事拿多少工资,这样更公平一些。如果自己所在的单位确实给的有些低,那只能说单位不是人,选择离开便不再有任何而难题,如果只是因为自己觉得不公平或者不划算而抱怨,最终离职,那只能说失败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在很多事情来临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利益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心里有了方法,问题也解决之后,再去考虑利益问题也不迟。期间可以调皮一些,例如做一些“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的职场伎俩,但问题还是要去解决的,不能不去做,或者一边做一边抱怨,那只能是对自己能力和职位的侮辱,这不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而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负责炒菜就不服自责买菜了吗?或者说负责配菜就不负责炒菜了吗?如果只做一样,别的不愿意多做,那就只能永远做这一个工作,只有跨界操作,才有可能获得学习与被赏识的机会,而跨界学习从来都不是分内的事,多付出一些,才有可能脱引而出。做了配菜再去做炒菜,做了炒菜再去做采购,这样才能学到更多,一旦流程了然于胸,升职才有可能,这里升不到,别处也可以,毕竟能力摆在那里了。
既然选择做,那就不要去抱怨,如果要抱怨,那就不要做,这是一件很简单的逻辑问题。一边对未来无能为力,一边对现实指指点点,那便是无能,没有其他理由,如果有,基本上也都是接口。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嘛,这是一个有舍才有得的问题,所以不要过于计较得失,有任务来了,做就完事了,你不去做好它,人家凭什么给你好处?天上掉馅饼还得自己先放弃睡懒觉的机会去早起呢!不是吗?所以因计较得失而抱怨其实就是心胸太狭隘所致。很多人把涨工资或者升职看作是一种福利,怎么可能呢?不努力就能获得,凭什么一定得轮到你?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不能过于计较,计较的太多,都是抱怨。另外我们的工作比较特殊,不是普通公司的某个工作,而是涉及到惩恶扬善,为人民服务,所以加班啥的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升官发财另寻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暨阳酒徒 戌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