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我的高中同学。自从高考结束,再次见到她却是在省城医院的心理科。我曾是她无话不谈的闺蜜,她爸妈希望我无论如何来看看她。
文丹1米68的个头,五官清秀,学习成绩很好,当年也是老师眼里的红人,同学眼中的学霸。但是,她的家境不好。从她小学起,父亲就长年在外省务工,留下母亲在家务农。母亲与婆婆关系不好,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母亲整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文丹自小乖巧懂事,砍柴放牛,生火做饭,样样都会,学习考试,次次评为优。然而,文丹从小性格孤僻,同学聚会、走亲访友的事情从不参加。同学相聚难免要花钱。文丹一门心思只想着一个目标,拼命学习,出人投地,再不过这苦日子。
小学升初中,再考入重点高中,文丹一直稳稳地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模拟高考次次超越历年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然而,也许是心事太重,也许是过于急功近利,文丹高考发挥失常。眼见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纷纷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直到八月中旬,文丹才终于收到了江南一所二本院校的入学通知书。那一刻,没有兴奋,没有喜悦。文丹看上去面无表情,她知道家境不允许她再复读一年。
转眼到了9月的开学季,文丹的学费尚无着落。小学和中学期间,每年几百元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才勉强交上的。大学一年数千元的学费、生活费,对文丹的家庭来说,不外乎天文数字。学校了解情况后,帮助文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又减免了部分学费。文丹才得以顺利入学。
大学校园就像伊甸园,充满了诱惑。高中三年炼狱般的生活终于结束,大学新生们就像挣脱枷锁的奴隶,变本加厉地索求自由。游山玩水、逛街追剧、打游戏、谈恋爱,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文丹,白天上课,周末勤工俭学,寻着报纸上的广告去找兼职、做家教。虽然也上过当,受过骗,但一个月所挣基本能贴补生活费用。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文丹品学兼优,被推荐免试入读本校研究生。继续求学,还是找工作,成为摆在文丹眼前的一道难题。能够继续读书深造,是文丹梦寐以求的。而这也意味着延迟三年赚取工资贴补家用。母亲和外祖母一直认为,女孩长大后终究是要嫁入别人家的,不需要太多文化。幸运的是,穷怕了的父亲认为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贫穷。父亲顶住了来自母亲的压力,文丹得以继续学业。
2009年7月,文丹通过硕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了。再一次,文丹处在人生的三岔路口。免试直接读博,文丹放弃了。母亲不厌其烦地劝说,女孩读完博士,年纪都三十好几了,婚嫁太迟。留在学校附属医院工作,对于来自中部贫困山村的文丹来说,那是梦寐以求的啊。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家庭事件让文丹动摇了。尤其发生在文丹毕业前夕的一件事情,让文丹彻底断了留在外地工作的念想。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孤女寡母留在乡下,家境清寒,村里一些不怀好意的男人有意无意到文丹家串门,并且有了一些不好的传闻。文丹父亲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哪能忍受这等耻辱!父亲从外地连夜赶回家,与母亲争吵不休,持刀相对,母亲在黑暗中朝村口的池塘跑去,欲寻短见。一时间,全村狗吠震天,村民闻声赶来,才避免了一个家庭的惨剧。打从这事起,文丹就决定,她要乖乖地回到父母身边,以尽孝心。
文丹谢绝了附属医院导师的挽留,怀揣着一沓简历,开始了家乡的求职之旅。因为父母一再要求就近原则,文丹最终选择了自家所在县的中医院,作为人才引进的。医院规模小,设备落后,病源少,收入明显低于附属医院。文丹一边在各科室轮科培训,一边解决了自己的婚嫁生育大事,一边无时无刻不在充电提高自己。
2011年,文丹看到省级机关单位招录公务员,要求有医学背景。虽然距离公务员招考只剩下2个月时间,文丹白天上班,晚上待孩子睡下就复习考试,终于如愿通过了笔试面试,综合排名第一,只剩下最后的体检环节,已然是胜券在握了。文丹把这个喜讯告诉家人,没想到,母亲的一番话给了她当头一棒。“如果你去省城,你的家怎么办,你的孩子怎么办,我是绝对不会跟着你去,我也绝对不会帮你带孩子!”自小性格软弱,甚至有些懦弱的文丹,在母亲的软硬兼施下,再次妥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文丹在一个并不满意的单位,干着并不喜欢的工作,忍受着母亲的哀怨,文丹感到无比孤独、无助、无奈。
转眼间,工作已十年,文丹努力勤奋,成为了全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毕竟县级中医院的平台无法提供更多让人进步提高的资源,而且长年临床一线工作的夜班倒班让文丹患上了失眠症。内心本能的抗争让文丹一直想要改变现状。她不停地刷着各大网站的招聘信息。终于在35周岁-事业单位招考的年龄高限时,如愿通过了一家省级事业单位的笔面试。这家单位在省里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环境优美,岗位轻松,只是年收入不及原单位。去还是不去,再次成为文丹与家庭争执不休的问题。
父母住的房子是文丹买的,购房资金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短期贷款;父母照看孩子需要文丹每月支付四千多元的酬劳,父母无数次生病看病住院费用都是文丹在承受。文丹懦弱的性格,使她再次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