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德小老儿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章法有致,潇洒自如,尽善尽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庖丁自己解释说,他解牛的境界不在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是合乎道了。不少人解释说,庖丁刚开始看到的是一个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在他眼里再也没有完整的牛了。似是而非,很容易让人误解。
其实庖丁的意思是,刚开始他看到的只是表象的牛,三年以后他已经对牛的腠理、经络、骨骼结构了然于心,他看到的恰恰是一头真正完完整整的牛。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的要诀在于关注重点难点,切中要害,顺势而为。工毕,善治刀具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惠君就是梁惠王,魏国的国君。庖丁的一番良言,本该对他的治国安邦之道多有启发。可他只想到如何养生,难怪他能活到82岁!也难怪他爷爷魏文侯、老爸魏武侯打下的大好江山,被他挥霍得一败涂地了!
虽然庄周写这篇文章,大抵是虚构的。但庄子偏偏拿他做模特,可见这位梁惠王也是个不堪之人。
梁惠王还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不过说起来都是丑事。
不听良相公孙痤之言,放走商鞅的是他;重用庞涓,弄残孙膑的是他;把夜明珠视为国宝,被齐威王嘲笑的是他。他继承了一副好家当,当时的魏国盛极一时。他却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称了王,梦想当老大。他问政于孟子,只为博个好名声,用兵打仗却是他的最爱,而且或横或纵,到处树敌。他先在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围魏救韩)中,两败于齐国,然后又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失去了函谷关和河西之地,这可是当年战神吴起身经百战才打下的江山,只好灰溜溜地把都城从安邑(山西境内)迁往大梁(开封),在位52年,终于把魏国从一个强国整成卑躬屈膝的弱国。
文惠君如果能够从庖丁解牛中学到一星半点,对整个战国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不要对赵、韩、齐穷兵黩武,而是合力抗秦,就不至于成为败家君了。
其实,商汤的伊尹早为他树立了榜样。
伊尹,名挚,尹其实是官名,相当于宰相。他的父亲是庖奴,养父也是庖奴,所以从小练就一身精湛的厨艺。他是以商汤王妃子的陪嫁奴隶的身份被商汤王请到商汤的(后世秦穆公如法炮制,用五张羊皮买了一代明相百里奚)。伊尹创立"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被尊为"烹饪始祖"、"厨圣"。
伊尹认为,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烹饪的过程关注鼎中的变化,"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美味之品应该"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之法,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辅佐商汤夺取天下,历事成汤等五代君主,辅政五十余年,被列为"旧老臣"之首。被后世奉祀为“商元圣”。
彭祖因为善于调制鲜美的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被帝尧封于大彭。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传说太公望也善烹调。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篇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伊尹、彭祖、太公望和老子都是道家人物,治国和烹调的要旨都是循其本性,调和五味,自然而然,不违反天道。所以历史上的治世能臣多为道家人物,强调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
而儒家则主张仁政,孟子说:“君子远庖厨。”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难道看不见牛羊临死前的发抖,听不见它们的哀叫,牛羊就不痛苦了吗?这不是假仁假义,惺惺作态吗?所谓的仁,其实就是偏心啊,偏心就是不正。蔡京、秦桧、严嵩都是名士大儒,却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相,这不是很讽刺吗?因为所谓的仁义礼智信的不少成分都是后天人为的,并不一定合乎自然之道。而且那种“君子远庖厨”的掩耳盗铃的心态,也使不少官员知行不一,人格分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