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存余力公式给我的启发
【字数】1145字
1963年,密歇根大学教授霍华德·麦克拉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观点是:
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
其公式可以表示为: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98430/4c7f2ba88c1c4032.jpg)
❶生存负载: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分为外部负载和内部负载。
外部负载:多指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
内部负载: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期望,比如买房买车,升职加薪。
❷生存力量:增加内在能量的部分。分为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
外部力量: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状况。
内部力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
生存余力公式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我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是,一个人要想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那必须得有多出来的生存余力。
也就是说,生存力量要尽量多,生存负载要尽量少,这样生存余力才会越来越多。有了足够的生存余力,你才能够去继续向外学。
这让我想起孔子说的一句话:“行有余力,则以学之”。
意思是当一个人把内在修炼的部分练得差不多了,还有余力,再来学外在的表现。在我看来,这跟生存余力公式所讲得是差不多的意思。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每一个人适应新变化、掌握新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留给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少。
因此,当代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时间、没精力学习,怎么办?
找到时间和精力学习这件事迫在眉睫。今天我会用我对于生存余力理论模型的理解,来从两个方面去提出应对方法:
1、修炼自己的内在。
按生存理论公式来说,这部分属于生存力量。也就是你需要去想办法提升的部分,包括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两部分。
在生存力量中,我认为最能够直接去提升的方面,就是自己的内在,因为内在内在丰盛,外在世界才能富足。
换句话说,生存力量其实更倾向于内部力量部分,当内部力量足够强,会通过外部力量显化出来。
修炼自己的内在,说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在力量变强,内在力量是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因此,你可以选择去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让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在事上修炼自己。
2、降低自己的压力。
这部分指生存余力理论模型的分母——生存负载。从这个公式来分析,生存负载是要越少越好。
生存负载同样也是由外部和内部所组成。外部主要是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内部是我们对未来的期望过大,这同样带给我们无形的压力。换言之,生存负载主要解决的是压力问题。
内外两部分负载犹如两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如果负载比较多,就会不断消耗我们的能量和精力,俗称内耗。
那么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想办法降低自己的压力,比如,在工作上,减少自己的加班时间;在生活中,多给自己一些娱乐活动。
总结一下,解决没时间、没精力学习只需要做好两步,第一修炼内在,第二是降低压力。
如果你愿意相信,并且尝试去运用这两个方法,我相信你在学习上,一定能够找到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