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读书
中庸第五讲《放下分别,从修行积德!》回顾分享

中庸第五讲《放下分别,从修行积德!》回顾分享

作者: 圆梦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23:51 被阅读20次

    又到周一晚上,我们中庸班的同学对周日晚上学习的中庸第五讲《放下分别,从修行积德》进行了课程回顾,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我把他们的分享感悟整理如下:

    1、第一段射不中靶心,自己来调整自己,这个调整就是修行。

    2、第二段鬼神之为德,是学习中庸改善人生的关键问题,德是一个关键要素。

    3、命好靠场,场好靠德,德全靠修。

    4、修行积德与积德修行的区别。参考《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场域要有人心的归属才长久,注意区别不良场域。

    6、只要没有场的依附关系,这个场就建不起来。

    7、积德最易陷入的是图虚名。

    8、八卦配德,不图虚名。

    9、莫分别在形上,需分明在因果上。

    10、走入极端的叫偏见,有些细微的叫分别。

    11、偏见是明显对立,分别是细微动念。

    11、常人有很多正确观念,其实就是分别。不仔细用中和思维去透视,都以为是对的,被套起的就是这些以为对的。

    同学分享1:有个同学说他最近又看了一次《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战斗的场面很令他震撼。红军在长征路上过湘江,8万人马打到只有3万了。

    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专家,一直认为自己的指挥是正确的,结果人是越打越少。

    自认为的正确观念,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

    效果是检验正确的标准,效果不好就得从思路来找问题。

    他说今天在工作中,也是一个惯性的思维,造成了纰漏。

    他在检验一个申报事项的时候,没有发现发现其中有一个选项,而这个选项如果不处理是不能通过的。当时,以他的惯性认为,这个选项的情况按照惯例,申报人会提前说的。于是,他没仔细看,就直接签字通过了。结果,在最后一个环节,还是被上级发现了。

    今天下午,他一直在反思。要是以前,他肯定会责怪申报人,甚至会认为对方是不是整他。

    这次,他主动反省自己。材料里面写得清清楚楚的,他没仔细看出来,是他的问题,也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形成依赖了,反正别人要提示的。在这个认知下,就没有把这个选项当回事。

    而补救投入的精力远远大于认真工作,真是划不来。

    减少依赖,才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同学分享2: 昨天晚上我有一个触点就是要学会好好说话,说别人听起来舒服的话。这是一门功夫,我以前在这方面非常糟糕,现在调整了,身上的刺减少了。有意识的调整自己,慢慢就好了。要想自己爽,先让别人爽。

    同学分享3:现摘录苏老师的原创文章《修枝启示录》,分享给大家。

    修枝启示录(原创)

    老子云:“修之(枝)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我每年都要给迎春花修枝。不修枝有四大弊端:一、来年空枝多,开花少;二、枝多招风,高楼风大,危及植物的生命;三、长及视野之外,无益观赏。四、枝多吸光,影响其他植物生长。

    由此悟道。

    做人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不修身,一、人生忙忙碌碌,到头一事无成;二、枪打出头鸟,烦恼皆因强出头;三、只知洁身自好,无益人类社会;四、只顾恣意妄为,影响他人发展。

    管理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不修枝,一、整天陷于事务,最终事倍功半;二、轻诺必寡信,矛盾积累终将爆发;三、只图轰轰烈烈,无益企业发展;四、只顾争夺资源,影响社会和谐。

    有三种枝经修剪会被淘汰:一、枯枝败枝,属于不成器的枝;二、长及视野之外的枝,属于失控的枝;三、特别粗壮的枝,属于不开花的枝。

    故管理者须让所有的人明白:一、自己不成器是会被淘汰的;二、如果不遵守道德约束是会被淘汰的;三、只顾自己逞能,不管企业整体利益是会被淘汰的。

    可见世间太差的人、太“好”的人和太“强”的人都会被淘汰,只有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修枝中有道!

    昨天老师的授课讲到的话题,在网上找到了苏老师原创的《修枝启示录》。

    可见世间太差的人、太“好”的人和太“强”的人都会被淘汰。太“好”的人没有理解到,各位老师,您对这个点有分享的心得吗?

    1. 好字加了引号。

    2. 如果对应上文,应该是:长及视野之外的枝,属于失控的枝;如果不遵守道德约束会被淘汰。

    从这三层来理解:道德约束指的是原生道德,会被淘汰是因为没有遵道而行。

    这里失控的枝理解为被催眠了的,自己骗自己,无法合道而行。

    不会管他人的需要。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和出发。不管他人的需求,这个“好人”的德就没有积到自己的账户上,别人也不会认同的。

    同学分享4: 修行积德与积德修行的应用。

    参考《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修行积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积德修行: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修行中积德是中和思维,为积德而修行是目标导向。

    如此这般,精力导向,修行→积德,轻松善巧,积少成多 。

    积德→修行, 目标导向, 可能会事倍功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第五讲《放下分别,从修行积德!》回顾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ui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