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界不大,但是宗教文化却十分复杂,佛教就是其中之一。
像是《无间道》系列这样的口碑之作,一开始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开头的:
《涅槃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再比如杜琪峰和韦家辉共同执导的电影《大只佬》(国内翻译为大块头有大智慧)里面,讲的就是关于因果报应的故事,从而将简简单单的关于救赎的故事升华成了一个哲学话题。
香港电影中大多存在德行的修炼,这种德不是简简单单的品德,而是「大德」——积德行善里的积德,表达的就是一辈子对德行的累积,只有累积到足够程度,才能称之为大德。
一念无明
说这些,是因为我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一念无明》也是从佛家道义中延伸出来的理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提到一句话,就是「一念生万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念头一旦产生,数百个数千个念头就会跟着到来,到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念头是你想要的。纪伯伦的《先知》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很适合这种情景:
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可能社会舆论最能解释的清楚这种现象:当一位名人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未能到场,喜欢这位名人的粉丝就会对其不到场的原因加以猜测,而那些不喜欢这位名人的人可能会恶语相向,中立者则继续保持中立。最终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在真相出现之前,所有猜测都是错的,而我们相信,直到名人真正出现之前,舆论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所谓一念生万念,念念无明,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事实在蒙昧中苟且偷生,任何想要说出真相的人,都会被蒙昧所杀死。
社会是一个大染坊,舆论尚且如此难调,生活则更加复杂了。
《一念无明》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生活上的事。
一念生万念
黄世东的过去被以碎片化的片段呈现给我们,从一开始黄父(黄大海)出场,到最后两个人坐在河边为止,电影一直在重复「孤独」这个字眼,当黄大海把黄世东带到自己居住的屋子的时候,逼仄的空间让两颗有着隔阂的心不得不重新碰撞在一起。
为了让观众更了解几位主角内心世界,从影片的第十分钟开始,故事开始进入第一段闪回,讲的是关于黄世东和母亲的故事,也是从这一段情节开始,我们开始了解到了一个新的人物,就是黄世东的母亲吕婉蓉。
紧接着,在第二段闪回里,也就是电影的电影的第十五分钟里,又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新的人物,就是主角黄世东的未婚妻Jenny(谭思慧)。
我们在前面说这是一部讲述生活的电影,而生活本身则是被重重的过往所包裹着,所以谈到生活,就不得不提到过去,电影在前二十分钟里,向我们交代了曾经出现在主角黄世东生命里的两个最重要的人,而之后的故事轨迹,则全部与她们有关。
Jenny和黄世东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温馨。在第三段闪回里,Jenny和黄世东吵起架来,原因是因为黄世东硬要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黄世东的父亲黄大海选择了逃避,而他的哥哥则远赴重洋,在外留学,黄世东可以选择找佣人来照顾母亲,但是最终他决定了自己照顾身体有难处的母亲。
到了此刻,其实故事就变得明朗起来了,讲述过去的暗线——在讲主角黄世东与身边几位亲人的过往。而明线——则是在黄世东病好以后的生活,前者是在告诉我们之前发生了什么,而后者则是告诉我们之后会发生什么?本来照顾自己的母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几处冲突的存在让这件事变得很复杂。
第一处冲突是黄世东与母亲的冲突,母亲吕婉蓉一心只喜爱自己的大儿子,而对身边的而儿子不理不睬,甚至极其厌恶。
第二处冲突是黄世东和父亲以及未婚妻的冲突,父亲选择了逃避责任,而未婚妻则试着说服黄世东选择专人照顾吕婉蓉,黄世东要想承担这份责任,就必须战胜以上这几个冲突。
第三处冲突是黄世东与自己的冲突,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母亲,黄世东就必须付出更多,并且忍受母亲的打骂——这些都是必须他自己承担的责任,如果承担不了,对于黄世东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折磨。
在过去的故事里,最后的结局是黄世东在给母亲洗澡的过程中,失手杀死了母亲,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出院之后,来接他回去的,是那个之前选择逃避责任的父亲,虽然这次父亲选择了接受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内心还是逃避的。
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为了防止儿子突然病发,在枕头下面藏了一把锤头,以防万一。
可能唯一相信黄世东,喜欢黄世东的人,只有那个隔壁邻居的孩子余果,我们说只有孩子的内心是单纯的,因为他们念头很少,很容易坚持自己的选择。大多数人,在对于事情的选择上,早已经迷失了方向。
念念无明
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来自于黄世东与邻居小孩之间的一段对话,他们从枯死的植物开始聊起,谈到了环境的不适宜。
孩子说:那我们把这里改变的适合他们(居住),将这里变更好吧!
这里可以把植物与黄世东相匹配,环境对于植物的不适宜,正好匹配的上黄世东与邻居们的格格不入。
在朋友的结婚现场,黄世东痛斥那些把目光集中在钻石、排场、礼金的人们,谴责他们不懂得尊重,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医生说,我病发时会漠视别人感受。
但我仍懂得尊重别人。今天到底是谁结婚?是你吗?还是你?抑或是你?
...
你们可不可以别只讨论戒指有几克拉、食物的素质、场面豪不豪华、红酒贵不贵...他们结婚,你们放尊重一点,不要只讲钱可以吗?
和Jenny 的再次相遇同样也是如此,黄世东选择寻找Jenny 是为了忏悔。但是Jenny去见黄世东则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怨恨。
黄世东父亲黄大海选择承担照顾儿子的责任,只是为了意图还上之前欠下一笔心债,但是黄大海本身其实并不愿意抚养自己的儿子,甚至预备着锤头提防着自己的儿子。
隔壁邻居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黄世东,就是怕黄世东病发会对自己孩子做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
所有人口头上都选择了接受和包容,但是到最后却都不愿意承担这一份责任。他们参加了婚礼,本应该是为了祝福新人;和过去的爱人相遇,本应是接受这份忏悔;承担一份责任,本应相信对方等等...但是想法多了,念头多了,本应该做的事情,就都没有做,社会选择给予像黄世东这样的边缘人一份关怀,但是除了法律上明文规定以外,可能再也没有什么庇护所供他们生活了。
但是庆幸的是,电影的后半段里,黄大海在一次分享会上选择承担责任:
我活了大半生,什么都逃避,避到追不回来。
懂得了后悔已经没有用。
我六十几岁了,如果再这样活下去,我悔恨自己一辈子。
不是什么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在电影的最后,黄大海和黄世东坐在河边,两人都没有过多言语,但是气氛却平静温暖,虽然最后的结局是父子俩搬出居民楼,但是对于两个人来说,一段新的关系慢慢产生,以前是儿子承担责任,现在则是父亲承担责任,他们不奢求太多,只求生活能够归于平凡,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结局一样,钱德勒帮自己的侄子留下了渔船,为生活带来一丝生机。黄大海和黄世东父子两个也终于站在了一起,共同面对未来平静的生活。
这份平静,也来之不易。
最后,谢谢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