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周日 西安晴
辞灶辞灶,
新年来到。
丫头要花,
小子要炮。
老爷爷要个新毡帽,
老婆婆要个新绵祆。
“辞灶”即送灶王爷上天,就是我们说的"过小年”,在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我的老家南昌,廿四过小年,大年却不是指除夕,而是在今天(各村不一样,范围涉及多大,我可不清楚)。老家方圆十里八乡都是做生意的,自古以来,当家人正月过后要离家做生意,年终才回。当家人哪天回到家,哪天就是过大年。王姓在腊月二十一这天中午过大年,这昰我知道的最早过大年的时间,以后陆陆续续有鞭炮声响起,大年就在这噼里啪啦中竞相亮相了。小时候一个村有几个姓,大家不在同一天过年,听到人家炮响了就去蹭吃,也不觉得多丢人。
我们村叫黎罗家。据说给村子立牌坊时,上面认为没有用家命名村庄的,想改叫黎罗村。但村里年长者都不同意。村子以黎姓为主,杂居熊、罗二姓。罗姓是我太爷爷的爷爷时,家里落了难,被舅家----黎姓收留下,在村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村落,“黎罗亲同一家”是共识,于是也就有了这个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家命名的村庄。
我记忆中是腊月廿九夜和黎姓一起过大年的,现在却变成了廿六,还有点跟不上趟的感觉。近十几年来,村庄变成了工业园,以前的一体观念被拆分整合,我们这支罗也认祖归宗回到了大部队。过大年原本就是宗族观念的体现,朔本清源,回归也是正理。
很多年没在老家过年了,看微信中大家的聊天,热切的心情仿佛是放在火炉上烹煮的茶,不由自主地、咕嘟咕嘟冒起泡来……
许我一壶老酒
饮尽这杯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