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几天回到老家一直在和妻子还有妹妹讨论一个问题,生活在县城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房子白菜价,东西便宜,熟人社会,生活压力小。
如果我当年没有选择在省会城市工作而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应该过得比较幸福。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顺利结婚买房生子,可以轻松的买上几套房子,生二胎没有任何压力。顺便可以收房租获得睡后收入。这是她们以我为蓝本进行的假设。
县城的生活成本非常低,我们这两天不管去哪儿都打车,打车的费用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如果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这种人情呢,那无非就是乡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县城。
如果生活在县城的话,可以肯定的是这辈子不出县城可以搞定所有的事情,当然旅游除外。在县城里边孩子可以享受当地最好的教育资源,享有非常通达的人脉关系,七拐八拐的总能找到关系,因为一个县城里边儿说白了,有权有势的就是各个机关政府部门那么几百号人。
县城的生活成本有多低呢?我一个直观的感受购物。我们在家要吃一顿火锅,需要在超市买一些材料,当我们在超市里面买完了材料出来的时候,一结帐的时候,哦,同样的材料如果说是放在我所居住的城市的话,怎么着都得200以上了,可是我在县城的时候一结帐只有100刚出头。最主要的是在县城花钱的时候,真没什么心痛的感觉,真心觉得非常的便宜。
坐车的时候路过我们县的检察院和法院,由衷的感觉到人生真的是变幻无常啊,如果说当年我选择回家乡,那么现在的生活应当是另一番情景,不过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像现在这么漂亮的孩子了。
然而有句话说的好,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在县城确实能提升幸福指数。应当说如果追求一种比较安逸的生活的话,那生活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个贤惠的妻子,可以直接到达人生巅峰。
人总是比较贪婪的,一山望着那一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的时候觉得这种所谓的别人眼中的幸福生活,有可能只是他人人生的起点而已,所以就自然而然的不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反而认为它是一种平庸。
在县城里面坐车的时候,看到我当年上学的那个学校,还是老样子,没啥变化。学校所在的地方叫做中心街,到现在为止,除了在这儿盖起一栋商业综合体之外,没有任何的变化,而县城里面现在随处可见的是正在施工的工地,都在热火朝天的盖着高层住宅。县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除了房地产之外,几乎看不到其它的产业。
在县城做个青年挺好的,人心不满足,不安于现状,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是县城和北上广的差距。无论如何,幸福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