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审美观照

作者: 闲人不二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0:42 被阅读40次

    词的特点是“依声填词”,故唐宋词受到燕乐得制约。

    隋唐五代乃至北宋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弦乐,以燕乐是相适应的,而歌者大多是女性,因此,此时词也许考虑付之莺吭燕舌的娇音。故此系“以纤秀为佳”。

    从五代的西蜀和南唐知道北宋的统治者公开体察“歌舞儿女以终天年”,与时代风气相一致的轻歌曼舞成为了娱乐的主流。

    北宋统治者以妥协换来的和平的环境又加上社会的文化达到了高度发达的阶段,时代的审美趣味自然也就偏向了优美。应歌合舞的词题的创作也必然顺应时代的审美潮流。词的发展还与市井文化有关,入燕乐,它是中原音和胡乐河流后的新乐,最开始是在都市流行,所以文人此时是都市文化孕育下的产物。

    词以境界为上。境界即意境:除了也含有一般作品中所指的“情境”或“景物”之外,主要是指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的外在世界与内在情感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作品形成后,并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的思想感情也受到强烈的感染。

    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起句的“无言”“独上”,真实的描写了一个被幽禁的囚徒的孤独与愁苦。弯弯之月,在此时此刻勾起的是词人满腹的凄凉。清冷的月光,透过梧桐的疏影洒落在重门深锁的庭院里。词人被寂寞、愁苦、凄请的气氛包围着,内心的压抑无以言说。

    下片,词人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化无形为有形,生动贴切的道出了人人都有却又无法言传的体验,成了写“愁”的千古名句。而这里愁又包含了多少内容!这里有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有与江山永别的仇恨,有与昔日繁华断绝的失落……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囊括了所有的感受不予说破,却写的沉痛,写的深刻。故明代沈际飞特别赞赏此句:“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

    词境与诗境的有所不同:

    诗境阔大,诗以言志。词境细小,词以抒情。如果把诗看作高富帅,难么词就应是白富美,一阳刚,一阴柔。词境细,取景小之外,还体现在情感或景物层层描写的细微变化中。

    词境细,故画面精致、深婉、显现出精美。

    诗境显明、词境隐晦。盛唐诗歌表达的情思也比较容易理解,读者很少产生歧义。唐诗只有到了晚唐李商隐的部分诗一一朦胧诗,才开始有含蓄委婉,隐意难解。宋词则注重意境的朦胧含蓄,其意境以模糊朦胧为美,隐约迷离,其情思也较隐晦。因此唐诗容易理解,而宋词则晦涩难懂。

      词境的拓展和变化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次的变化是南唐的冯延巳和李煜的创作。前者偏向于自抒性情,书法个人感慨,后者则全为抒情,它的作品以吸取了诗境较为开阔的特色,于诗境的气象,开了有宋一代的风气。

    第二次变化是北宋的柳永的创作。词境有了拓展,从精致富丽的室内,转移到了冷落伤感的逆旅驿站,抒情主人公的生活画面宽阔了,由于他创作的长调,景的扩大,增加了情的容量,除了喜见的离愁别恨,有多了一层游子情怀或旅人之思。

    第三次变化是北宋的苏轼的创作。词境在苏轼的笔下,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他不仅吸收诗境的某些特点来写词,甚至上使用写实的方法来写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以诗为词”。

    第四次的变化是辛弃疾的创作。它的富有个性特色的词境的出现正是词境发展规律的必然。它是词境和诗境和在一起,即不失词的文体特色,有不被传统文体所束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词的审美观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mb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