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格律诗写作

作者: 青溪里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08:42 被阅读2098次

    从去年12月份开始写诗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了,从一开始的平仄乱吟到如今也算格律整齐,中间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渐渐的有文友问我格律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里我也不去谈格律是怎么演变的,只对我这几个月来写格律诗的感受谈点经验。

    古诗分类


    我们对古诗的概念是广泛的,只要不是现代诗就都是古诗。其实古诗还可以细分,可以分为格律诗和古风,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按句数可以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多于八句),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格律诗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叫作格律诗。

    四声与平仄


    汉语与英语不同,汉语是有声调的。古时候的声调与现代的声调是有区别的,古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和“入”。现代声调分别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三声)和“去”(四声)。古代的“平”基本是现代的“阴平”和“阳平”,古代的“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特别要考虑入声字。

    四声与平仄的关系就是,古代四声中的“平”属于平声,“上”、“去”和“入”属于仄声,现代四声中的“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上”和“去”属于仄声。


    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押韵。我们现在写作格律诗使用的韵书主要有两本,一是古代声调的《平水韵》,二是现代声调的《中华新韵》。《平水韵》是宋朝人编制的,因为唐朝人写诗不用韵书,唐朝人是按照他们的日常发音来写诗,到了宋朝,口音发生了变化,为了写作格律诗,宋朝人编制了《平水韵》。但《平水韵》使用的是古音,与今天的普通话差别极大,所以为了适用现代人写作,就又编制了《中华新韵》。我们写作格律诗使用《平水韵》也行,使用《中华新韵》也行,但不能混用,而且要注意,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并且一韵到底。用韵的基本要求是:

    一、 绝句
    (一) 五言绝句
    1. 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不押韵居多,如果押韵可押邻韵。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 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4. 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二)七言绝句
    1. 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如果押韵可押邻韵。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 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4. 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二、 律诗
    (一)五言律诗
    1. 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不押韵居多,如果押韵可押邻韵。
    2. 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 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4. 第三、五、七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三) 七言律诗
    1. 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如果押韵可押邻韵。
    2. 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 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4. 第三、五、七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说到用韵现代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写格律诗必须用《平水韵》,甚至也有人认为可以宽泛押韵。我个人的观点是:

    现代人写格律诗争论韵的问题我认为大家有一个盲区,大家的焦点都在韵的划分上,而没有充分考虑今人读唐诗是用现代音在读。所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如果不是用古音来读唐诗,那么《平水韵》也是《中华新韵》,所以不存在《平水韵》与《中华新韵》之争,反而《平水韵》有很多字在现代是不押韵了,诗写出来虽然在韵书上押韵了,但是失去了诗的韵味。唐人写诗根本不用韵书,他们可以即兴发挥。如果我们现代人写诗还死守《平水韵》很难即兴发挥。我们边走脑子里边写的诗句一对韵书会发现根本不押韵,但是读起来就是朗朗上口,押《中华新韵》。因此大家写时不必纠结用什么韵书,《中华新韵》没什么不好,不是押《中华新韵》就像打油诗。而且我相信太白很多诗在唐朝就是打油诗,只是人家打的是石油,有人打的是地沟油。

    《中华新韵》的韵脚很宽,所以也有些问题,举个例子,在《中华新韵》里ing,eng,ong,iong同属庚部,如果一首诗的韵脚是“行、庚、红、丁”,虽然在韵书上是押韵的,其实读出来很别扭,所以我的观点是选字时必须考虑是否朗朗上口,不然空有诗的形而没有诗的韵。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拍砖,一起讨论学习。

    律诗的基本句式


    格律诗一共有四种基本句式,分别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把这四种句式按规律一组合就是一首诗的格律。

    以上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是在五言律诗的基础上,在平起句前添加两个仄声,在仄声句前添加两个平声,就变成了七言律诗。对应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看了上面的句式,是不是每首诗每句的句式必须是这样,一个字都不能变,也不是。有句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除了最后一个字是韵脚不能变化外,其它的字处于奇数位的字可以可平可仄,但是偶数位的字却必须按照平仄要求来。看到这里是不是心中一阵狂喜,先别喜,这句口诀有很多情况不适用,为什么,慢慢往后看就明白了。

    黏和对


    我们看了上面的四种基本句式是不是就会写了呢,还早着呢,律诗有八句,绝句有四句,排律更多,后面句子的句式与前面句子的句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我要把所有的句式组合全部要背下来呢?非也,学会了“黏”和“对”,我们只要念出第一句,后面所有句子的句式我们就全知道了,是不是很神奇。先来看个例子:

    [起][起]仄,
    [对][对]平。
    [黏][黏]仄,
    [对][对]平。
    [黏][黏]仄,
    [对][对]平。
    [黏][黏]仄,
    [对][对]平。

    看出规律了吗?

    细看上述的平仄格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规则,即“对”和“黏”。所谓“对”,就是由第二句起,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和上句的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接着的第二句第二个字,便要用平声来和它“对”了。同样,同一格式的起句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四个字,便要用仄声来对。 所谓“黏”呢?那是每句的第二、四个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与上句的平仄黏连相同。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第二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四、六等字类推。 这样一黏一对,整首诗的格律就出来了。

    为什么“黏”“对”之法,只以二、四、六字为标准呢?这诚如我们以前谈过,一、三、五等字,是可以通融变化的。

    “失黏”和“失对”


    黏对是格律诗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按照上面的黏对规则来就叫“失黏”和“失对”,这是格律诗大忌,或者说犯了“失黏”和“失对”就不叫格律诗了,但是也有例外。

    孤平


    孤平是格律诗大忌,孤平就是说在韵句里,也就是押韵那句里,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什么会产生孤平,就是因为“一、三、五不论”造成的。举个例子,假如有首诗的格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中的加粗句子就犯孤平,五言的原本格式是“平平仄仄平”,但是我们把第一个平声字变成了仄声字,所以这句除了韵脚的平声字外只有第二个字是平声字了。这个例子对应七言就是“仄仄仄平仄仄平”,七言的原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看了这个例子,是不是觉得“一、三、五不论”是个坑,别怕,后面会介绍解救办法的。

    三平调


    三平调是格律诗大忌,呵呵,怎么又是大忌。三平调是说句子以三个平声字结尾。举个例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中的加粗句子就是以三个平声字结尾,五言的原本格式是“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原本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为什么会这样,又是“一、三、五不论”害的,莫怕,也有解救办法。

    三仄尾


    三仄尾就是说句子以三个仄声字结尾,呵呵,这是不律诗大忌了。因为这个规则没有定论。弱弱的说一句,这些规则都是后人总结的,唐朝人不懂这些,但也不犯。

    几个名词概念


    首联:律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绝句的第一句。
    颔联: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绝句的第二句。
    颈联:律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绝句的第三句。
    尾联:律诗的第七句和第八句,绝句的第四句。
    出句:律诗每一联的第一句。
    对句:律诗每一联的第二句。

    对仗


    格律诗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比须对仗,什么是对仗,也就是对子,像春联一样。当然,四联全对仗肯定行,一联都不对仗最好不行。颔联和颈联其中有一联不对仗行不行,行,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首联对仗,但是颔联不对仗。这些变化后的格式后面再讲。

    拗救


    “一、三、五不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挖了不少的坑,是不是理解了我说“一、三、五不论”不是适用所有情况。既然有了坑,总有办法去填。填坑的办法就是拗救。看到这是不是很兴奋,大棒之后就是胡萝卜。常用而且比较简单的拗救这里介绍三种。

    一、出句自救 [救三仄尾]

    出句自救─般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凉风起天
    平平仄平

    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回看射雕
    平平仄平

    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庾信平生最萧
    仄仄平平仄平

    都属于这种情况。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

    二、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般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杜甫的《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若何?
    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二句第三字“今”救第一字“故”,是孤平的本句自救。

    三、对句相救

    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字当平而仄,变成“仄仄平仄仄”,甚至是“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

    如白居易《草》

    野火烧尽,春风又生。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第三句“不”当平而仄,对句“吹”位置字变成平救上句。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就是“仄平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

    绝句


    绝句也分为古绝和律绝,我们只介绍律绝。律绝就是律诗的一半,可以是前四句,可以是后四句,也可以是中间四句。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就是说律绝也要遵守黏对规则,但是绝句不要求对仗。著名的绝句就是杜甫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全部对仗,而且是工对。

    标准格律大全


    上面讲了写作格律诗的一些最基本知识,掌握了这些我们基本可以写出一首合律的格律诗了。现在我将标准的格律总结一下,在下面的格律中加粗字代表是韵脚,带中划线的字代表这个位置的字可平可仄,而且保证不会犯忌,这就是“一、三、五不论”的应用。

    五言: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五言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

    五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

    五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七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七言-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格律诗之变体


    古人有时为了突破格律的限制,也创造了一些格律诗的变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偷春格
    首联和颈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二、蜂腰格

    整首律诗只有颈联对仗。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三、折腰体:

    律诗中间失黏,但后续又相对的格式。为了说明失黏,以下格律标注不考虑“一、三、五不论”,请自行判断字的平仄。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杜甫《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甫《所思》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变体律诗:

    整首律诗全部不对仗或不按黏对规则来写。为了说明格律,以下格律部分标注不考虑“一、三、五不论”,请自行判断字的平仄和拗救。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王维《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看了上面两首有何感想,牛人不被格律所束缚。太白诗之所以被认为是律诗我想是他的遵守了黏对规则和拗救。右丞诗被认为是律诗我想是因为中间两联对仗了。但是我们初学格律诗建议不要去学,开始严格按照格律诗要求来写,如果不能遵守就标上“古风”,尤其是右丞诗还犯了三平尾。

    说到变体格律诗,崔颢的《黄鹤楼》最有名,连太白都认为是叹为观止的而且还去模仿。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仄平仄中平仄仄,仄仄中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中平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沧浪诗话》: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瀛奎律髓》:
    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李白读之,不敢再题此楼,乃去而赋《登金陵凤凰台》也。

    《唐诗品汇》:
    刘后村云: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刘须溪云:恨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

    《唐诗成法》:
    格律脱洒,律调叶和,以青莲仙才即时阁笔,已高绝千古。《凤凰台》诸作屡拟此篇,邯郸学步,并故步失之矣。《鹦鹉洲》前半神似,后半又谬以千里者,律调不叶也。在崔实本之《龙池篇》,而沈之字句虽本范云,调则自制,崔一拍便合,当是才性所近。盖此为平商流利之调,而谪仙乃宫音也。

    结语


    以上只是格律诗的皮毛知识,希望对初学的文友有所帮助。至于诗的立意、修辞和对仗等就需要朋友们去下苦功夫了。建议有兴趣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朋友可以读一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和《杜甫诗集》,背诵《唐诗三百首》。最后祝大家写的开心,多多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梦村老杨:好资料!
      • 深涧幽兰_幽兰:收藏学习🌸🌸🌸
      • 张心儿:师父太厉害了,这么多内容概述的如此详细,除了赞就是佩服和学习。师傅我收藏啦!
      • 若木菡:行者老师写的真是太好了,受益匪浅,受益匪浅也!
      • 荆楚学子:我来复习了
      • 简JN:先收藏,慢慢研究。费心了,感谢:pray:
      • 11dbdacd4f12:太适合初学者了~简直就是格律入门教材~大赞
        青溪里:@简词Julia 谢谢 。
      • 幽小窗:可以拿来当教学素材,好精细,果断收藏
      • 文采乐:教我们如何写古体诗,律诗,好教材,值得多看多琢磨。谢谢,收藏。🍷🍷🍷🍉🍉🍉🍉🍉🍉
      • 陌诺流年:这一篇我还没有吃透呢🙈
      • S时帅S:头大了😂😂
        青溪里:@S时帅S 哈哈,你有问题,可以在群里问问。
      • Delia常青藤:收藏了,有空拿出来多看看,谢谢老师☕
      • 陌诺流年:好教材,老师用心了🍉🍉
        青溪里:@纳兰杜若 谢谢。
      • 幽小窗:好精细的解说,受教了,不过知识点很多 得仔细多读几遍了
      • 蓝梦奇:要多看几遍学习
      • 841e1569e77d:很细致,有心了👍
      • 司马轻衫:👏👏👏👍👍👍
        司马轻衫: @司马轻衫 如果一首诗的韵脚是“行、庚、红、丁”,虽然在韵书上是押韵的,其实读出来很别扭,所以我的观点是选字时必须考虑是否朗朗上口,不然空有诗的形而没有诗的韵。
      • 茶老皮匠:收藏了,好好保管。
      • 茶老皮匠:简明扼要,早知道我直接从您这里学习了😜😜😜
      • 衣吹风:平仄的根本在句意下的个体字,关键是"字″,平仄格式还不够简单吗?除了七律的格式比较复杂,其他体式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孟浩然不写七律(只有两三首),李白不写七律(只有三四首)
        西域冰雪: @衣吹风 首先,五言律诗重于写意,七言律诗重于抒情。孟浩然的风格洒脱自在,李白的风格豪迈奔放。或许个性的使然,他两更侧重于五律,亦或适合写意而非抒情。故而有人说李白的诗“仙气过及而抒情不足”。
        衣吹风: @静坐的行者 老手算不上,诗词作品不多,谢谢你的观尚。个人爱好用《平水韵》,因为主要还是在学习和模仿前人的诗词阶段,不太可能看着平水韵的格律写着新韵的诗句。《平水韵》的学习只能是自我学习与提高所以有点难,如果说从元朝开始平水韵的读音体糸有变,那么为什么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写诗一直在用它来写呢?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六十年里写古体近体诗的人又特別少,放着之前的平仄格律不用,还要搞一套新的来,这直得思考?
        当然写诗词,不管用什么新韵或旧韵,不合律的地方总会有,我的做法首先这首诗看上去要象一首诗!再来思考平仄格律。
        青溪里:@衣吹风 首先谢谢文友的欣赏。其次文友这段话我看的不是特别明白,平仄是字的音调,七律只是在五律前添加了两个字。也没什么复杂的。从文友的话里能感觉出来你是一个诗词老手。我也拜读过你的作品,的确很不错。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给初学者甚至是入门者的,根据我和他们的交流来看,这里讲的基本知识他们都不懂。你说“平仄格式还不够简单吗?”,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难了。只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很简单。
      • 张琦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音律有实战派,兵书派!乐府,汉魏,唐诗大部分音律属实战派,常被兵书派嘲笑,实战派是兵无常势,一切以胜为先。
      • 小启明星:高人!
      • 小启明星:有此一说,略会一二
      • 56fc6abd405d:很好,赞
      • 雨意生香:牛,牛:+1::+1:
      • 韵寒冰祁:干货,收藏了😊😊
      • 苏冽:感谢老师赐教!另外想问下词林正韵又是什么情况用的呢?最近正在迷惘这些韵:sob:
      • 讷言不敏:有些繁冗了。。容易让门外汉望而怯步。。
        青溪里:@讷言不敏 呵呵,下次再写份简明教程。
        讷言不敏: @静坐的行者 嗯。可以删繁就简,介绍大概脉络,具体让自己去百度。。好些
        青溪里:@讷言不敏 呵呵,是有点长,初心是想把最基本的介绍给新手,所以有些地方有点罗嗦。
      • 雪映月光寒上寒_:你好,我刚写了一首诗《清明》
        /
        梦入先人魂 ,告我清明至 。

        山原生春阳 ,远芳逐涧溪。

        坟老草色新,人去清芬遗。

        天地非无情 ,细雨常作丝。

        按五律的要求,似乎“至"不是平声韵,而我又找不到比至更合适的字代替,想听您的建议。另外其它地方我也不懂平仄,望赐教。
      • 眉间飞雪:学习。
      • 大师只说真话:收藏学习
      • Kondhaokd:在无言律诗拗救中,出三拗,对三救,可救可不救。但出四拗,对三救,一定要救。
        去年学了半学期才懂。😂
        还有啊,三平调是古风特有的。
        Kondhaokd: @萧平楚 😊😊不敢说指教额,我虽然学了没有你掌握清楚,只是刚好记起这个。
        青溪里:哈哈,这位朋友看来是科班身啊。以后请多指教了。:smile: 其实格律诗里很多规则唐人没有总结,都是后人根据唐人的作品总结的。
      • 天中山人:很细致,受教了!
        青溪里:谢谢,大家一起学习,加油。:+1:
      • 时光同学杂货铺:笔者下次可否分享下现代诗的写作知识
        西域冰雪: @清水秋思 半岛雪的部分现代诗还行,词藻还是有点功底的,可以看看
        时光同学杂货铺: @清水秋思 谢谢了
        青溪里:文友这个要求我可满足不了,我从来没有写过现代诗,不过我认识现代诗写的好的,问问他们能否也出来分享一下。
      • 鸿怡轩:拜读了!
        青溪里:谢谢鼓励,一起学习。:smile:
      • 斌之志:君对格律诗之律掌握如此精湛,令人折服,拜读学习了🙏
        斌之志: @静坐的行者 :论述得如此全面实为不易。
        青溪里:先生过奖了,也是对最近学习的皮毛知识做次总结吧。
      • 舒己怀_Frank:学习了
        青溪里:谢谢舒大哥,我应该是多向你学习才对。
      • 杯尽弓长:头都看大了,干脆不写了,这破格侓诗写他干嘛😛😛😛😛😛
        青溪里:菜子和老怪都是不能被格律所限制的人。:smile:
      • 6a302f979011:好!谢赐教!慢慢啃硬骨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拜读了!🍺🍺🍺🍺
        6a302f979011: @静坐的行者 🍺👍
        青溪里:赐教可谈不上,算是一起学习吧。:smile:
      • panjw:随情随性,管它什么律不律呢。写诗我就爱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青溪里:随意也很好,太白诗就很随意。如果标明是写格律诗最好还是遵循格律。:smile:
      • 西域冰雪:师傅就是牛👏👏
        西域冰雪: @静坐的行者 好的,顿时信心满满💪💪💪
        青溪里:呵呵,你过奖了,一起努力吧。
      • 纳兰蕙若:分享给大家学习:smile:
        潇寒月: @静坐的行者 👏👏👏抛砖引玉,功德无量!😄😄
        青溪里:@纳兰蕙若 好的,我也是抛砖引玉。:smile:
      • 隐瞳小妖的夜宴:话说看的我头皮发麻😂👍
        隐瞳小妖的夜宴: @静坐的行者 😄😄😄
        青溪里:@陌佳的小妖狐 其实没那么麻烦的,别吓到了。
      • 果然全身:好资料👍
        青溪里:@郭善林 谢谢老友鼓励。:beers:
      • 有兔茕茕:谢谢分享,多多交流。
        青溪里:@有兔茕茕 好的,相互学习。🍵

      本文标题:浅说格律诗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u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