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抑郁”的良策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4-06-27 21:55 被阅读0次

《规避“抑郁”的良策》

一、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不与别人的愤怒纠缠

生活中,有些人就像是一辆行走的垃圾车。

他们身上装满了愤怒、恐惧、失望、暴躁等各种负面情绪,急于找到一个地方倾泻。

你若是与之纠缠,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变成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与其为别人的垃圾情绪买单,不如放平心态,避之则吉。

2.不被别人的沮丧传染

每个人的身边,也许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同情。

然而,负能量是会传染的,总和消极悲观的人待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颓废沮丧。

植物都喜欢向阳而生,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

人也一样。

远离负能量的圈子,才能还生活一片净土。

3.不被别人的焦虑裹挟

相信你也听过不少这样的说法:

“女人过了28岁还没嫁出去,就是大龄剩女。”

“男人到了30岁,就开始变得油腻。”

“人到中年还没有混出个名堂,这辈子也没什么希望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焦虑:

职场焦虑、身材焦虑、容貌焦虑、年龄焦虑……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不过是被世俗的标准绑架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承担着别人赋予的种种压力。

有句话说得很好:

“在命运为我们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一切都刚刚好。”

你不必为别人的期待而感到焦虑,也不必被世俗的价值观所捆绑。

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4.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你是不是这样?

总是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所有人的情绪,生怕惹得对方不开心。

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肯拒绝别人。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它就像是一条护城河,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就会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

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是一种越界的表现。

人生在世,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更没有义务讨好任何人。

有人欣赏你,就有人讨厌你;有人羡慕你,也有人看不起你。

总想顾及所有人的心情,只会令自己疲惫不堪。

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一个人最清醒的认知,是明白别人的情绪,与自己毫无关系。

二、提升自身能量,恢复内在动力

如果你是一个持续低能量的“淡人”,值得注意的是:

淡,只是暂时掩盖了你的低能量状态,内心深处的你,并没有摆脱内耗和焦虑。

虽然勉强自己做个“淡人”,会让你感觉好一点,但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抑郁状态。

我们需要做一些能够提升能量的事,来恢复内在动力。

1.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好好地发泄出来。

比如可以效仿“浓人”咆哮、发疯、浮夸的表达方式。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能重新激活内在麻木的部分。

2.提高心理效能,减少刷手机这类降低心理效能的娱乐活动。

在家可以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给自己好好做顿饭,在外可以运动、晒太阳、逛公园……

这些都是能提高心理效能的活动,也是“淡人”比较容易做到的事。

再不然,也可以从阅读书籍、练习冥想、泡功夫茶这些不用一下付出很多能量的事做起。

总之,多点尝试,看看怎样最能让自己感到“有力量”。

3.投入生活,产生“心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逃避投入生活会让我们更累,而专注于某件事并享受其中,可以夺回自主权。

这种获益过程称为“心流”:完完全全极致投入,而产生的颅内高潮。

如果你仔细审视自己的生活,就算再无趣,也至少有一件事值得你投入,产生“心流”。

比如,拼成功一次积木;完成一次徒步;把电脑键盘擦得干干净净;把落叶捡起来做成独一无二的书签……

人可以“淡”,但乐趣不能少,我们终其一生,总要“热爱”点什么,来延续生命。

4.减少“隐形消耗”,远离复杂社交、有毒关系。

远离一切消耗你的人事物,可以帮你腾出时间、精力,让你好好独处,深入思考、探索并自我疗愈,复盘那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小光芒。

当然,你也可以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搭建更温暖、更舒服、能带来力量感的关系。

如果你能够靠自己感到“我是重要的”,享受自己的生活,或许你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淡人”:情绪稳定、内心平静、与世无争。

三、减轻情绪劳动

一个人工作的绝大部分压力,并不来源于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内耗。

有人自我调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损失费。”

每一个职场人,都经历过这种心酸。

被工作任务压得半死,还要挤出笑脸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对于不懂装懂的客户,要三番五次地解释;

对于脾气暴躁的上司,要低下头来认错赔笑;

对于阴阳怪气的同事,要虚与委蛇……

今天的工作之苦,早已不是身体的苦,而是我们在精神上的疲惫。

很多时候,真正累倒我们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过载的情绪。

1.职场如剧场,每个成年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演员。

不论各行各业,当入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要求情绪稳定,波澜不惊。

哪怕被气到崩溃,却仍然要保持微笑,把社交面具牢牢焊在脸上。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信赖。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每一份工作,都有道不尽的心酸和无力。

身体累了,睡一觉就能缓过来。

但心被困住了,再美好的生活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这些情绪上的起伏和压抑,会让你受尽苦头,在日复一日的消耗里变得毫无生气。

2.过度情绪劳动,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人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付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会不可避免地消耗自己的情绪。

情绪劳动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心感受,一个是外在表达。

当内心的感受无法表达时,自己付出的情绪劳动也就越多。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人群调查,结果表明:

与能自由表达感受的人相比较,习惯于压抑情绪的人更可能“抑郁”,早亡风险也增加了35%。

情绪劳动,就像一个隐匿的杀手。

它能毁掉的不仅是时间、健康,还有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你若放任不管,就会让自己一步步陷入深渊。

3.心态好了,内耗就少了。

减少情绪消耗,须得从内心着手。

放下过度的思虑,甩掉多余的念头,你才能轻装上阵,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对于如何减轻情绪劳动,建议养成三种心态。

(1)牛油果心态

你见过成熟的牛油果吗?

虽然果肉偏软,但是一直往里挖,就能挖到一颗无比坚硬的果核。

无论外界有多大的风吹草动,都震动不了它的内心。

你之所以内耗严重、情绪枯竭,是因为你内核不够稳定,没搞清楚上班的重心。

上班的目的,说到底只有两个:赚钱和提升能力。

你多一分精力去考虑自尊,就少一分精力精进自我;

多30分钟自怨自怜,就少了半个小时来解决问题。

把宝贵的专注力放在自己身上,你便不会理会外界的闲言碎语,自然能把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

(2)橡胶球心态

作家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提出过两种人生状态:

第一种人像玻璃球,一遇到风波,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第二种人像橡胶球,摔到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弹得更高。

在职场混,哪有不受委屈的。

领导的批评、同事间的小摩擦,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有像橡胶球一样,有弹性、耐摔打,我们才不会因为一两句难听话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把脸皮练厚点,把心态放宽点。

该听的建议听进去,无端的指责不入耳。

能在复杂的职场中尝到甜头的,永远是那些皮糙肉厚不怕摔的人。

(3) 雕塑家心态

一件雕塑在成型之前,要至少经历构思、定稿、放大制作、翻模等十个基本步骤。

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用工具不断修理、打磨,才能得到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工作也是如此,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状态。

所以别眼高手低,你所付出的那点努力,可能远远够不上你想达到的成绩;

也别自怨自艾,你所遭受的一切,别人也都曾遭遇过。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把遇到的烂人烂事当作升级打怪的过程。

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然后查漏补缺。

精进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情商。

向内归因,反求诸己,你也能化解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成为独当一面的职场高手。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其实是你的心态和立场。

千万不要把上班,当成多么痛苦难熬的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停止胡思乱想,停止自我戕害。

把内耗的精力拿来提升工作能力,遇事修性,遇人修心,你也能逃脱精神苦役,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丁俊贵

2024年6月28日

相关文章

  • 良策

    身虽不是刘玄德 求贤之心似更渴 半路出家诗路艰 频请张君出良策

  • 良策?

    葫芦丝网课的介入,直接导致阅读从我的世界里消失。 不能吹葫芦丝的时候,也曾多次把书拿起,只是翻开的永远...

  • 关于抑郁症康复我想给你指条路

    看到很多抑郁症患者,迫切地想要康复,于是在网上的各大平台搜索良策,亦或是在现实生活中满世界的寻医问药,我好像看到了...

  • 寻找良策

    每当上课的时候,看到坐在那里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对什么都感兴趣,唯独眼里没有学习的学生,我心里的一股怒火油...

  • “退敌”良策

    每次遇到那种巨会推销的人员都不知道怎么进行有效的拒绝,不知是否有什么妙招? 今天去做脸部Spa,刚好遇到双十二,做...

  • 良策安民

    湘西是个山区,村子像花瓣一样散落在群山之间,城镇离山都很近,就是州府吉首市也是群山环抱,多数都是开门见山。 这一段...

  • 城市的夕阳

    【每天拍照有益健康】近日,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发现,每天拍张照片有益健康,还有助于规避抑郁。原因为:...

  • 畅所欲言谋良策

    大家要活起来,让群成为言语的阵地,思想的摇篮,畅所欲言,不要做方案讨论“不言语、不回复、不讨论”的“三不”事;和结...

  • 祝福祖国2020年(庚子年)吉祥如意!(对联)

    强国治人人献良策,好收成户户乐满堂。

  • 今日读经:出18

    今天所读的出埃及记18章,讲到叶忒罗献良策,身为祭司的叶忒罗,他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又为摩西法理会众而出良策,使摩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规避“抑郁”的良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x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