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偏差,根据研究统计世界上90%的人都会存在这个问题,这种认知偏差就是“达克效应”,那么“达克效应”究竟是什么呢?
“达克效应”是什么?
按照科学家们的理论解释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老师给出定义是: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的理解的是,因为对于自身了解的不全面、不深入,同时对于陌生知识领域的浅尝则止,让我们产生了两种错觉,一是对于不熟悉的领域,我们浅表性的认知让我们误以为这个领域的知识很浅薄,丧失了敬畏感;二是对于自己的认识不足,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
“达克效应”引发的人的行为表现主要是:自我感觉良好、无知者无畏、自视甚高这类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达克效应”?
出现“达克效应”最本质的原因是我们的自我评价系统出了问题,我们的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进行的基本判断,要评价就要有比较,那么我们的比较基准是什么呢?那肯定是和周边的人,或者是一种普世认可的标准来比较。
那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就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我们对“自己怎么样”有较为完整的客观认识,而不是自己觉的“自己怎么样”;二是我们对“别人怎么样”也要有全面的认识。
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我们对于自己首先很多时候都是了解不深入的,很多以为自己都了解的领域,其实都是经不起被多问几个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来说:
每个人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对别人的真正能力是缺少信息的,因为你能力低,你就不容易了解比你能力高的人,所以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你也认识不到。
另外对于别人的了解,不是非常关注的话,对于别人的认识往往也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模糊印象,而非很客观的进行过详细分析。
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因为对于他人信息掌握的有限,同时往往拿自己的长项去对比他人的短项,就很容易产生出了自己能力很强的错觉。
“达克效应”对我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
因为对于自我评价的主观性,让我很容易出现盲目自信的状态,间接造成了我们的情绪阅读能力低,与他人相处也会表现出傲慢和忘乎所以的状态,这将对于我们人际关系的处理及沟通方面带来很多问题。
老师也列举了一个成功企业家,后期事业失败就是毁在了自己的盲目自信上,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本质上就是与人打交道,想要与人打好交道那么就是非常考验人的情商了,考验人对于情绪的阅读能力,而“达克效应”就是这方面的绊脚石。
如何控制“达克效应”的出现
老师告诉我们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多从他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我们可以找10—12个我们身边的人,描述你的3个优点和3个缺点,并尽量写出具体的事例及当时的情景,然后通过这些事例来获得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看看自己的能力表现是否与自己所想象的一致,可能存在的偏差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偏差,这些偏差产生背后自己的行为是什么,应该如何来改进。。。。。。
课中一些启发性的句子
1、企业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和人打交道就成为了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对内要有效的凝聚团队,对外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联系,这都需要和人打交道,都要考验老板的情商能力。
2、当任务难度发生变化时,人们有时会用先前的标准也就是错误的评价标准来判断和衡量自己的能力。
3、了解自己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经常看看业绩报告单,因为做人远远重于做事,做人的功夫就在于是否能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印象。做人,更能决定人这一生远行的距离。
我的学习思考
1、了解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我们需要更多的收集我们行为产生的反馈信息,以通过不断的更新补充信息,来对于了解自己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认识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特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场景下适合我的特质发挥可以借势,在什么场景下我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压抑我的特质避免误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