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 黄转华
一、好习惯加分高效课堂
今天早上第一节聆听了刘梦尧老师的一节《怎么都快乐》,我谈谈几点收获:
(一)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不仅是指会做笔记,文具盒摆放这样的小习惯,更具体是学生的“学”的习惯。比如同桌合作检查生字读音,老师要指导具体的方法,两个人怎么合作,怎么过关。刘老师是借助课后生字词栏,遮住读音,打勾过关的方式让学生自查。这充分体现出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带来高效课堂。
(二)识字课也要制造惊喜
“永远不要让学生猜到我们的下一步”这是导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主动去学。刘老师识字方法多样,每一个环节使用的方法不重复。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评价语要丰富
刘老师表扬学生读的好,她会用“声音洪亮奖励你跟大家一起读”来表扬学生并且给予他机会再次巩固。而在引导学生学新字,刘老师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挑战心“这个词语有难度呢,谁会读?”下面的学生总是跃跃欲试。
老师要不断思考和雕琢自己的课堂指导语,怎样才能不累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引导语,会有不一样的课堂效果。
二、童漫作文的情趣
今天分别聆听了梁慧婷老师和阮肖君老师的童漫作文课,看到课堂上学生被漫画的转折、惊喜点燃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我感到童漫作文仿佛是一根魔杖,能对学生施展魔法。两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点:情趣。
(一)找准漫画点,点燃思维
宋运来导师跟我们讲解童漫作文的教法时,跟我们说要找准漫画点,就是能够撬动学生表达思维的点。宋导师以相声中抖包袱一词跟我们讲解,意思要不断创造教学的惊喜,让学生意想不到,学生就会紧跟着我们的思维走。
以梁慧婷老师一课《拔萝卜》为例,梁老师抓住小兔子拔萝卜,萝卜大小表里的反差,设计了一节读写结合的童漫作文课。整节课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喜爱食物导入漫画,激发表达兴趣;小兔拔萝卜,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漫画反转,引导写话。
其中,梁老师集中在小兔拔萝卜一环节中蓄情,通过漫画分部裁剪,提问:猜猜小小兔种的胡萝卜有多大,猜猜大大兔种的胡萝卜有多大?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后面小小兔萝卜大,大大兔萝卜小的转折做铺垫。
为了增加课堂的情趣,老师还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计人物对话——小小兔和大大兔会对对方说什么?并且引导学生感受两只兔子的心情,教学心情词语“开心、高兴、自豪,洋洋得意,自大”等心情词,为下文学生写作文导学案的素材铺垫。
(二)适当教学词语知识
童漫作文除了引导学生结合句式说话,老师可以思考漫画中含有的元素,是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符合学情的生字。比如梁老师的《拔萝卜》一课中,梁老师拓展心情词语,从开心、高兴、自豪到洋洋得意。学生的积累从简单的生活表达,到四字词语的积累输出。
而在阮肖君老师的一课中,阮老师则从句式入手,借助句式:有___色,有____色,有____色。训练表达,并且拓展积累“五彩缤纷”这个词语。
三、初尝童漫作文课堂
今天,我也尝试了一个童漫作文课《蚂蚁荡秋千》,下面是我的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
提问导入:同学们好!老师问问大家在家里最常见到的昆虫有哪些?
观察图一
小蚂蚁见的最多,今天也有两只小蚂蚁来到了这里,我们快来看看,这两只蚂蚁长什么样?句式:这是两只_______的蚂蚁?
他们发现了什么?——眼镜。这一副眼镜可能在哪里?眼镜可能在__________。
猜猜它的主人可能是谁?眼镜的主人可能是________。
(爷爷,奶奶可能是老花眼镜;哥哥弟弟可能是近视眼镜)
完整句式说话:两只______的蚂蚁,发现了一副______的眼镜。
观察图二
1.这两只小蚂蚁发现眼镜后他们可能会干什么?两只小蚂蚁干什么?可以换一个动词吗?前面这只蚂蚁他——背;后面这只蚂蚁——抬着。还有别的动词吗?谁还能更厉害说出别的动词。积累动词:背 搬 抬 提 拿
2.我想请两位小朋友来扮演这两只小蚂蚁搬眼镜?注意看看图片,蚂蚁头上冒出了什么?——汗珠,说明——很累,对了!很累是怎样的表情?你们会说什么话?
3.学生上来演一演搬眼镜过程。注意表情、动作、神态。教师要表扬,然后请学生评价。
4.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搬眼镜。下面的同学为他们加油。
5.思考:蚂蚁可能去哪里呢?
观察图三
他们来到了一张什么样的椅子旁边?眼镜那么重,蚂蚁搬来把眼镜挂上去你猜猜他们想干嘛?
我们一起学学蚂蚁的动作把眼镜挂上去:1、2、3,挂!
观察图四
原来他们想干什么?——荡秋千!他们在秋千上他们可能会说什么话啊?先同桌说说。
结合句式说说过程
今天小朋友看到了蚂蚁搬眼镜的过程,想不想告诉爸爸妈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妙招,用这段话说给爸爸妈妈听,就能把故事说清楚了,同桌试试,看看谁说的好!句式:两只_______的蚂蚁看到一副_______的眼镜,想把眼镜______到一张_______的椅子的腿上_________。
(二)教学反思
1.课堂纪律有点乱,老师在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时候需要关注其他孩子并且给出整理纪律的指令。
2.教师语言需要更加精炼。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些指令性语言不够精确。
3.评价语要更丰富。因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回答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比如我原本设想“两只___的蚂蚁”,我想学生应该会关注蚂蚁的颜色,但是没想到有个学生说“两只像羊肉串一样的蚂蚁”从图片上来看的确有相似之处,面对学生这样的回答,老师要怎么给予恰当的评价语,需要我再深入思考和实践。
吸收与表达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