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文化

作者: CEO陈晓鹏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9:43 被阅读96次

        想必大家都看过好多文章,讲过很多故事,听过很多回忆,但是这些岁月的沉淀和痕迹,由于时间原因和客观原因只会使一部分人产生精神共鸣和抒发思乡情怀。

馍文化

        今天我带大家探索一个自认为大众化的话题——馍馍,馍文化!

        作为万荣人,我想不管是男女老少,不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只要提到馍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怀。如果远在天边的游子很久没有吃到馍,我估计一提到馍,他(她)都会热血澎湃,因为馍在他(她)心中已不是一种食物,是一种思乡的情怀,就是我们常说的睹物思乡!

        因为在万荣,馍的辐射范围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贫富,不分远近,不分过去、现在和未来。我觉得用一句话概括很合适,很诙谐“有馍便是妈”!

        馍的做法有很多种:白馍、花卷、椒叶馍、子福、枣山、枣糕和大白馍。万荣农村以前过节送礼都是送大白馍,尤其是春节、清明和中秋。包括结婚也得蒸花馍,还得给媒人送馍,所以万荣老辈人把给人说媒通俗得说成“我要吃你的特馍馍”。谁要是心情不好,我们会开玩笑说:“谁把你家馍掰的吃了!”就算是街头行乞的,我们都称为“要馍馍的”。

馍文化

        馍的吃法也有很多种:除过通俗的吃法,万荣的吃法还有拌馍花、揉馍花、炒馍花、滚水泡馍、烤馍、面汤煮馍、菜煮馍、油馍片等等……我本人比较喜欢吃滚水泡馍再加点咸菜或者韭菜根绝对美味,我玩小比较喜欢吃炒馍花。反正都是喜欢吃馍!

        我以自己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来让你们感觉下我对馍文化的认知以及我的馍馍情怀。

                              一.椒叶馍

馍文化

现在想起应该是10年前了,当时我还在荣河中学上高中,学校的大锅饭还是以馍馍菜为主,记得那时我们每个人每顿吃5~6个馍很正常,有个同学一顿吃了13个馍。有次我提前去教室,让同学帮我带馍,对他说:“大个,一会帮我带两个馍到教室,我去小卖部买辣条去。”过了20多分钟,我同学(绛县人)到教室用普通话给我说:“晓鹏,也不知道咋了,今天学校餐厅的馍馍都是黑点点,我挑了两个黑点点比较少的给你带过来了。”我抬头一看,这不是椒叶馍吗?顿时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说:“大个,你没见过这种馍?”边上几个同学也哈哈大笑,一听我重复刚刚大个的话,更是笑的前仰后合。大个一脸懵逼的看着我们。边上一同学说:一看就知道不是万荣人!

                            二.烤馍

馍文化

        冬天在老家时,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烤馍了。在蜂窝煤炉子上架上火钳,放上一个馍,就可以了。烤馍的时候,不能离开人,得来回上下翻,稍不留神就会黑糊糊的。老辈人为了节约粮食,会让我们吃黑糊糊的烤馍,还骗我们小孩说:吃了会捡钱。刚烤好的馍金黄金黄的,拿到手上有些烫手,但是冬天太冷,馍放在桌上一会就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我就左右手相互换着拿馍,实在想吃的不行时,我就强忍着烫把馍掰开,在里面夹上油辣子和咸菜别提多好吃了!要是碰巧家里有提前炒好的肉臊子夹在馍里面,那绝对是大餐,绝对是回味无穷,口水直流!

                            三.揉馍花

馍文化

        我们老家一天都是两顿饭,上小学时,中午2点放学回家吃饭,要么吃早上的剩饭,要么左手一块馍,右手一根葱,要么右手一块馍,左手一根葱,就吃起来了。讲究的同学就会揉馍花吃。找一个空方便面袋子,一块一块的往袋子里揉馍花,揉好后,放点干辣椒面和食盐,拧紧袋口上下摇晃,摇匀就可以吃了,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要是有心的同学,会在里面撒点方便面调料,那就更好吃了。事过多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一天中午放学,我一路小跑到家,从抽屉里拿了个方面袋,放在腿上就赶紧给袋子里揉馍花,揉得差不多后,我就从裤口袋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在口袋里揣了几天的方便面调料袋,迅速倒进馍花里。就在“大功告成”之际,“天有不测风云”呀!我起身要摇匀馍花时,馍花全部掉到地上了,原来着急拿的那个袋子下面有个洞。气得我,围着撒在地上的馍花团团转,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真是得“顿足捶胸”。当时我已经上小学4年级了,说实话,要是再小上三四岁我肯定会从地上抓起来吃。那种心情就像,刚买了个5000元的新手机,上厕所时不小心掉茅坑了!那种心情……现在想起,都记忆犹新!

        我认为在万荣县境内,馍已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充饥的食物。她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叶落归根;她已演变成一种天涯游子的思乡情怀;她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她的认识和记忆,有清晰的、有模糊的、有刻骨铭心的、有灰飞烟灭的……

        偶然一次,看见小侄子给他奶奶要片片馍(馍切成片,在炉子边烘下),看他吃的那样津津有味,我感慨万千。我想起哥哥也喜欢吃干馍,说得通俗些这是DNA遗传,如果上升一个层面来看,这就是精神的传承,这就是传统的延续!

        这几年经常在外上班,不管吃面条还是米饭,那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只有吃馍的时候,才感觉很踏实,很亲切,咬着馍在嘴里嚼,也是越嚼越香……

馍文化

有时候想家的时候会吃馍;

有时候吃馍的时候会想家!

有时我也在遐想,满清有自己的满汉全席,如今有驰名中外的八大菜系,要是我们来上一桌《全馍宴》那既是视觉盛宴,又是美味佳肴,更是回忆无穷!

馍文化

        说到这里,我想每个人对馍都有自己的认知,认识,记忆和情怀!远在异国他乡的万荣人,多久没吃家乡的馍了?有没有想起你和馍的故事、记忆……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馍文化!因为馍和我的工作,生活,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感慨万千的情结,有着亘古不变的情怀!

        这就是我所诠释的馍文化!

馍文化

相关文章

  • 馍文化

    想必大家都看过好多文章,讲过很多故事,听过很多回忆,但是这些岁月的沉淀和痕迹,由于时间原因和客观原因只会...

  • 好回忆

    背 馍 2017-11-06 马腾驰 文化陕西SQ 背馍这个词,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背着馍当干粮,到离家远的学校去上...

  • 山西闻喜花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学习了解的很有很多。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是...

  • 《菜馍帖》

    《菜馍帖》 榆树叶菜馍 菠菜叶菜馍 红薯叶菜馍 还有好多 比如蚂蜂菜馍 比如灰灰菜馍 比如好多的菜馍 都是中原匡镇...

  • 【下水文】闻喜花馍

    闻喜素有“花馍之乡”,闻喜花馍过去是由一辈辈老人口传心授,而今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现今的新工艺,散发着...

  • 西安牛羊肉泡馍(泡馍西施)文化简介

    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尚公正,坚持学习,原创分享第195天。 羊肉泡馍又称煮馍、羊肉泡、水盆羊肉,制作...

  • 自己在家蒸枣花鱼馍,造型简单更容易,比普通花馍寓意好

    自己在家蒸枣花鱼馍,造型简单更容易,比普通花馍寓意好。枣花馍,又称为“年馍”,就是过年的馒头,花馍寓意着吉祥如意,...

  • 记忆中的“馍都”味道——羊肉泡

    推荐编辑:清新语推荐理由:古城西安的羊肉泡馍全国闻名,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泡馍的起源与制作过程。原来烙馍、掰馍、煮馍、...

  • 《人生路漫漫》廿七

    《我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我来到泡馍摊前,喂!卖馍的大叔,泡馍多钱一碗,你要几个馍,老碗两个馍,贰角钱,小碗一个馍一...

  • “馍都”西安竟然输给北京!丨全国肉夹馍报告出炉,西安表示不服!

    “ 馍真的能夹一切!腊汁肉夹馍!腊牛肉夹馍!孜然炒肉夹馍!花干夹馍!菜夹馍!土豆片夹馍! 最能吃馍的西安人,从年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馍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puzftx.html